复兴文学 > 君有九思 > 第二章 危机初现

第二章 危机初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建光十五年,大齐发生了旱灾,粮食欠收。宣城郡已有流民出现,一些富庶人家在庙里捐了香火钱,由寺庙出面施粥。

    宣城郡南城常府花园。

    一女子手拿长枪正在练习枪法,一个撒手枪,长枪直直朝木桩飞去,稳稳插在木桩上。

    “姐姐!”旁旁边一个八岁小男孩兴奋的拍着手大喊,“姐姐好厉害!”

    常九思把长枪取下,摸摸弟弟的小脑袋笑着说:“以后你长大了,也会像姐姐这么厉害!”

    说着牵着弟弟往自己房中去,常九思一早起来在花园里练了几招跟外公学的枪法,一身的汗。叫人送了热水过来自己痛快洗了澡,换上女装带着弟弟常思义去正房给母亲问安。

    陈氏早叫人送来早饭,看到女儿和儿子过来,忙让人开饭。

    “哥哥,今天我去看姐姐练习枪法了。”常思义一进屋就奔向哥哥常思忠,“哥哥,你早上怎么没过来啊。”

    常思忠今年方十岁,却一副小大人模样,看弟弟奔过来,趁他刚到面前就拉着弟弟坐在自己旁边。

    “你不要看到人就直接扑上去!”常思忠把弟弟按在座位上,“我早上在房里读书呢,等会吃了早饭要去私塾了。”

    常九思看着两个弟弟忍不住笑了起来,二弟常思忠酷爱读书,父亲常宏是一位儒商,也曾参加过科考,却只中了秀才,后再没考上。看儿子这么伶俐自然希望儿子能中进士,一改门楣。

    “好了,赶紧吃饭吧。”陈氏挨个给三人夹了灌汤包,又对女儿说道:“今日是三月初三你的生辰,等会吃了饭,我们去莲花寺拜观音。”

    “晚上你爹爹从余杭回来,我们一家人再庆祝。”陈氏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看她眼眸清明,眉眼之间带着英气,不似寻常女子。

    “好的啊。”常九思一面吃着一边答应到。

    每年三月初三还有观音生辰这些日子,陈氏一定都去庙里还愿。

    常九思想起小时候懵懵懂懂的还问过陈氏为什么她的生日也要去拜。

    “因为你是观音娘娘赐给娘的,娘去求观音娘娘给我一个孩子,观音娘娘就把你送来了。”陈氏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笑道。

    吃了饭,陈氏派人送两个儿子去私塾,丫鬟来报马车已经准备好,常九思陪着母亲陈氏这才出门。

    莲花寺在宣城郡南,出行亦不过三刻钟。常九思和母亲同坐一乘翠盖马车,一路有商家号子声,夹杂着一些乞丐拿着碗向行人乞讨的声音,待出了城门,乞讨之声则更多了。

    常九思轻轻挑起帘子,有人拿着碗四处乞讨,又有人抱着小孩跪坐在路边,或默默无闻,或小声求人。

    常九思没有心情再看了,陈氏拍拍她的手,安慰道:“你爹爹已经吩咐了向莲花寺捐赠米粮,莲花寺这几日都在施粥增粮。”

    “为什么都这么多流民了,朝廷和官府还不管管呢?”常九思气愤的骂到,“我听文音说她父亲多次向太守大人提出要赈灾,可是龚大人都置之不理!”

    “一群狗官!”说完常九思低声骂了一句。

    “嗯?”陈氏警告了一下,“这种话你放在心里就完了,怎么能拿出来说。”

    说着拿手指戳了一下常九思的脑袋,恨铁不成钢的说:“这话让别人听了去告了,咱们一家人都要完。”

    常九思不过一时不注意,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拉着陈氏的手摇晃着:“嗯~娘,我刚才没忍住。我以后不会说啦!”

    陈氏宠溺的笑了,叹了口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些事我们人微言轻管不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已经很好了。”

    常九思眉头紧皱,担忧的说到:“大前天文音邀请我去王府玩,正玩着,突然有人来把王大人叫走了,后来听文音说,已经有流民抢了城外农户的粮食了。”

    “再这样放任下去,岂不是要发生暴乱。”常九思说到。

    陈氏摇摇头苦笑:“这些事管不了了,庄子上你父亲给佃户减了租,又嘱咐他们要注意庄子的安全,我们只能做这些了。”

    “王大人乃是宣城郡郡丞,且管不了这些,我们不过商户,又能怎么办。”

    常九思也知道自己家也只能这样了:“今天爹爹回来了,跟爹爹说一下最近要注意门户。”

    说着到了莲花寺,常九思下了马车,看到寺门口有沙弥在布施粥和馒头,又有几个沙弥在维持秩序,让流民挨个排队。

    进了寺里,一路两边隔一段立着罗汉神像,到了广场在点香,沿着台阶上去,正殿左右两边都是门,常九思陪着母亲从右边进入,一溜拜完,从左门出来,又回到了正面,沿着台阶再上,上面是一处广场,立着一尊巨大的白色观音像。

    陈氏拉着常九思虔诚的跪拜。拜完常九思仰头看着这尊观音像,观音双眸低垂,嘴角含笑,手上拿着净瓶,广施甘露。

    广场四周视野开阔,北面临水,还能看到干枯的荷塘,转了一圈看到西面还有一处未修建完成的庙宇。

    陈氏拜完,又去见了住持。

    “延泗法师。”陈氏双手合十问好。

    延泗念了句“阿弥陀佛”笑问:“夫人一向可好?”

    “女公子瞧着气色不错。”延泗看着常九思说到。

    “这都是观音娘娘赐福。”陈氏又说,“上一年的长明灯点完了,这是今年长明灯的油钱。”说着让身边的婆子拿了银子交给法师。

    “刚来时看到寺门口在布施,另有一百两是给寺里赈灾的。”陈氏说到。

    “夫人慈悲。”

    延泗叫徒弟收了银子,常九思无聊的听着陈氏和法师说话,听起他们说是赈灾的事情,于是问到:“法师,寺里布施,就是每日这个时辰给别人直接发吃的吗?”

    “正是。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的。”延泗说到,“不知小施主有什么事吗?”

    常九思笑着摇摇头:“没有,我只是好奇而已。”

    陈氏看天色不早,于是告辞了。

    “那我们不打扰法师了,要回去了。”陈氏笑道。

    延泗道:“六月十九是观音娘娘证得果位的日子,本寺会在那天办法会讲经,到时还请夫人光临寒寺。”

    “多谢法师。”陈氏拜了一下,跟法师道谢着。

    常九思陪着母亲离开,到了寺门口,陈氏先上了马车,正要上马车时,看到有人拿了吃的聚在一起晒太阳。常九思看了眼也上了马车。

    “娘,等会回去我去外公家了。”

    “你是个女孩儿,老是练枪法干什么。”陈氏唠叨着,“平日里该把女红针黹拿起来,真是愁死人。”说着陈氏作势揉了揉太阳穴。

    常九思听陈氏唠叨这些话都多少年了,也不接话,问到:“娘,你有什么要我带去的吗?”

    陈氏果然不再纠缠此事,道:“家里煮的鸡蛋还有鸡蛋花你给带些过去。”

    三月三吃鸡蛋。这是当地的习俗,常九思点头答应着。

    突然马车急停下来,陈氏一不当心差点直扑出去,幸而常九思一把拉住了。

    “娘,你在这里等会,我出去看看。”常九思安抚下陈氏,下了马车。

    “救命!”一个男人被另外几个男人押在一边,另有几个男人正在搬粮食,其中还有老人。

    “小姐,这些看起来是流民。”身旁的护卫说到。

    “你们是什么人?”常九思厉声喝问。

    其中一个男人向前几步,打量着常九思一群人,说道:“跟你们没关系,赶紧滚!”

    “恩人,救命!”被押男人喊到,“我是过路米商,我的米,都被他们抢了啊!”说话都带哭音了。

    “大哥,看起来他们也像是富户,要不……”另一个流民在之前的男人耳边低声说到。

    常九思看他们来者不善,又是妇孺,只怕一时打不过。于是对护卫耳语几句,护卫回去驾好马车,又向陈氏要了铜钱,把串钱的绳子解开。

    “小姐要给你钱做什么?”陈氏担忧的问到。

    “小姐说等会马走的时候把钱撒了,引开流民。”护卫答道。

    常九思从地上捡了一根拳头粗的树杈,转了一圈。

    “他的粮食你们带走,把他放了。”常九思冷冷的说道。

    “小姑娘你自己找死。”

    说着三个人朝她冲过来,常九思一棍扫过去打退两个,护卫立刻驾了马车冲出去,又有人把钱从车上撒下来。

    “快捡钱!”有人喊了一声,果然好几个人冲做一堆忙着捡钱。

    常九思趁乱打倒拦着的人,一把抓住那个被押的人,借力一飞,飞出几丈远。前面常家马车速度慢下来,常九思一下赶上了马车,护卫一下拉住那个男人,与自己同坐在马车外。

    “快走!”常九思忙吩咐了句。

    陈氏吓得脸色发白,看到常九思回来,气的拍了她好几下。

    “你不要命了!”陈氏又在她背上打了一下,“那是穷人吃大户!他们饿急了眼闹出人命怎么办!”

    “疼疼疼!”常九思抱着自己右胳膊喊到,“娘,那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你看那群人,说不定还要敲诈勒索他呢!”常九思嘟囔道。

    陈氏刚要大声,想着外面还有人,揪着常九思耳朵说道:“你下次再敢这样,回去告诉你爹,再不许你去学什么枪法了。”

    常九思连忙给母亲按按肩,笑着说:“我知道错了,今天是我鲁莽了。”

    “我再也不敢了。”说着常九思举起四根手指,“我发誓,我保证,再也不鲁莽了。”

    陈氏听了这话重重哼了一声,等到一路到了常府,陈氏命护卫将那人护送去衙门告官,又给了二十两让护卫交给那人做盘缠。

    陈氏准备了一篮鸡蛋还有一包鸡蛋花交给常九思。

    “今天是你的生辰,你去了记得和舅妈说一声,晚上都来咱们家吃饭。”陈氏笑着给常九思理理衣领,“若问起你父亲来,就说父亲信里说的是今天下午到。”

    常九思点头答应:“娘,我想吃糟鹅掌还有鸡爪。”

    “好,娘晚上吩咐人做。”陈氏看着长大的女儿充满了笑容。

    常九思自己去了陈家。陈家和常家距离一条街,外公陈炯曾经当过兵,因受了伤退伍之后开了一家武馆,教授武术。

    “你外公我可是跟随过杨大将军的!使的是杨家梨花枪!”

    小时候常九思十分钦佩外公,曾经问外公怎么这么厉害,胖胖的外公拍着胖胖的肚子竖着大拇指这样跟她炫耀。

    在她十岁的时候外公病逝了,现在舅舅陈完继续开着武馆,平常有一些小孩子过来习武,另外还替别人押镖。

    陈家前院是武馆,后院是居所,常九思从东北角门直接进入后院,陈家人口少,也没有多少仆人,一些寻常针线活也都是自己做。

    角门的小厮看到常九思忙站起来:“表姑娘来了。”

    常九思笑着摆摆手:“我自己进去。”

    一路到了正房萱椿堂,舅母孙氏正坐着打盹。

    “舅妈好!”常九思笑道。

    孙夫人一下醒了,看是常九思于是笑问:“你这会怎么来了?”

    常九思把鸡蛋递过去,说:“娘让我来送这个鸡蛋还有鸡蛋花给你们。”

    “随便叫个人送过来就行了,你还专门跑一趟做什么。”说着让丫鬟把东西拿去厨房,又拉着常九思坐下喝茶,“今天是你的生辰,你爹有没有来信说什么时候到家?”

    常九思捧着茶:“今天下午到,娘说让你们晚上都去我家吃饭呢。”

    孙夫人点头笑道:“今天你是小寿星呢,舅妈肯定要去捧个场。”

    常九思不好意思的笑笑,又问:“淑姐姐在做什么呢?”

    孙夫人指着西屋道:“你淑姐姐在里面做针线呢,你们姊妹去玩吧。”

    常九思笑着去了西屋,只见表姐陈淑内穿白镶金边坦领上襦,外穿竹青坦领宝相花半臂,下着秋香色忍冬连枝花裙,头上只随意挽了一个发髻,插着两只珍珠簪子。

    “淑姐姐。”常九思笑着外她对面坐下。

    陈淑看常九思来了放下手中的笔笑道:“呀!好久不见。”

    “淑姐姐在做什么呢?”常九思看着桌子上的花样问到。

    “给大哥和二弟做的一些针线活,像荷包、书袋之类的。”陈淑笑道,“我现在描好了,过几天做了给他们。”

    常九思看着描的特别精细的蟾宫折桂花样,也撒娇:“姐姐今天我生日,你也送我一个荷包戴戴吧。”

    陈淑笑着捏了捏常九思两腮:“还等你说,我早预备着了。”

    说完拉着常九思出了正房到了西厢房自己的闺房中,拿出一个墨绿色包袱打开:“你过来看。”

    包袱打开是一套衣裙,针线十分精致。常九思“哇”了一声,拿起靛青色上衣,是一件坦领上襦,领口绣着璎珞花纹,下裙是胭脂红绣着荷花团纹。

    “我知道你不爱穿广袖的衣裳,特意给你做的这种,又仿着胡服给你改的。”陈淑摸着衣服上的花纹,歪头笑问,“喜欢吗?”

    常九思摸着柔软的布料,高兴的把头埋进衣服里使劲闻了闻,抱着陈淑笑道:“好姐姐,谢谢你这么费心!”

    陈淑任由她抱着自己蹦了起来,莞尔笑道:“放心,等我年底过生辰,你也跑不掉。”

    常九思珍爱的把衣服叠好放起来:“姐姐尽管说,就是天上的月亮我也给你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