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君有九思 > 第六章 长亭送别

第六章 长亭送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回到陈家,常九思担忧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怕王大人这次难以脱身。”

    陈氏叹道:“官场自来就是如此,所以你大伯在军中为武将,你父亲经商,互为犄角,在宣城郡这些年倒也相安无事。”

    “不知道父亲会不会有事?”常九思问到。

    陈氏道:“没事的,宣城郡捐钱做善事的也不止我们一家。”

    晚饭时分常伟也还没回来,常九思挨不住先回去睡了,陈氏等到半夜常伟方风尘仆仆的回来。

    陈氏见丈夫没事,便把提了一天的心放下,服侍丈夫梳洗过后问道:“今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常伟道:“为了流民冲进郡府一事,龚大人已被革职;王大人被刘御史弹劾私开米仓、结交乡绅,已被贬东海郡太守。”

    陈氏一骨碌爬起来:“可是王大人……”

    常伟打断她的话,轻叹:“你道今日这位新太守何大人是谁,是辅国大将军韦将军举荐的,扬州刺史叶大人和韦将军是连襟。”

    陈氏沉默良久,忽道:“可惜了,东海郡靠着海边,民风彪悍,山高路远,只怕难回了。”

    第二日起来,常九思就发现城里戒严了,不许随便出门,还好常家备的菜还够,而且常家人口简单,一家五口,平常仆人也不算多,加上舅舅陈完新任尉史,协助郡尉主管治安、捉拿盗贼,陈家与常家还不至于捉襟见肘。

    扬州刺史叶大人派兵一千到宣城郡,与郡尉戴大人一起镇压暴民。常九思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沉闷,只陪着母亲陈氏一起做些针线。

    到了四月初五,暴民之首已被捉拿问斩,郡尉戴大人因此功升迁了江都郡郡尉,舅舅陈完也得到不少赏赐。

    王文音的父亲王大人已限期前往东海郡,临走之前王大人已安排了船只将妻女送回彭城郡老家彭城县。

    十里长亭。暴民风波之后,王夫人定下了日子启程,因陈淑感染风寒在家,常九思独自一人来送别王文音。

    王文音带着帏帽,风轻轻吹着白纱,她看着常九思哭道:“九思,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两人也有三四年之友情,又王家遭遇这样不幸,心中更添了几分离愁。常九思抱了抱她,给她擦干眼泪,道:“以后总有机会的,天涯何处不相逢。”

    王文音擦擦泪水:“等我成亲的时候,我一定下帖子请你来。”

    说着又有小丫鬟来催,常九思冲她笑笑:“快上船吧,我到时一定去。”

    王文音道:“山高水长,以后有缘再见,我一辈子都记得我们俩的情分。”

    说完上了船,王文音立在船头,挥手和常九思告别,常九思一直等到看不见了方离开渡口返回家中。

    到了家中见到陈氏正和蔡氏满脸喜气的读信,常九思快步走到陈氏面前,凑过去看信,原来是大伯父常宏的家信,原来常宏打了胜仗,将和镇军大将军杨成一同回京献俘。

    陈氏笑道:“你大伯父写信来说他将要随大将军回京一阵时间,叫咱们家一块进京团聚。”又对蔡氏道,“这次大哥得以升迁正五品上定远将军真是大喜事,又嘉娘来信,又有喜了。”

    常九思看着信高兴道:“这个真是喜上加喜。”

    蔡氏笑道:“一家子平平安安的我比什么都高兴。另外老爷说给思明看好了一户人家,这次进京也好定下来。”

    “嘉姐姐有了喜事,大哥哥也要有喜事了。”常九思抚掌笑道,又向陈氏撒娇:“娘啊,这次进京让我好好玩一玩吧,上京啊,那有多繁华啊。”

    陈氏轻轻在她额头一弹,温柔笑道:“在家里还野不够,去了京城许你去玩好不好,但是我去哪你才能去哪,要是不听,惹了祸事我就立刻送你回宣城郡。”

    常九思立刻保证:“好的,娘去哪我就去哪,我保护您。”又忙问,“那什么时候启程呢?”

    陈氏笑了还未说,蔡氏便先笑道:“你这急性子,总要等你父亲回来再商议日期,横竖你大伯到京也要到五月了,咱们总比他先到的。”

    常九思不好意思的摸摸头,道:“我是太高兴了。”

    晚上常伟回来,陈氏给他看了书信,常伟多日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常九思带着两个弟弟再右梢间读书。

    看完书信常伟对陈氏道:“既如此,咱们只当是进京城游玩一趟的,正好我有事需要去荆州一趟,你和嫂嫂带着孩子们先进京,我从荆州办完事再去京城与你们汇合。”

    常九思闻言便道:“我也要去荆州!”

    常伟一笑,道:“我此次去是有正事,而且你母亲和大伯母上京,只有你大哥思明跟着我终归不放心,你跟着保护弟弟和娘好不好?”

    看女儿有些不情愿,便又哄到:“听说朝廷欲开海禁,明年出海带你跟船好不好?”

    常九思听了便如愿笑了:“那爹爹可得遵守诺言呢。”常伟点头和她保证再三,常九思看时间不早便哄着弟弟回房睡觉。

    后陈氏和蔡氏看了黄历商定四月初十启程,初七日陈家邀请了常九思一家人吃饭。

    一来庆贺陈完晋升,二给常九思一家践行,三来书院山长举荐了表哥陈文拜在会稽有名的孔稚归先生名下。

    孔稚归老先生曾任建元帝一朝门下省谏议大夫,又做过先帝皇子老师,后告老辞官,回了会稽老家之后开设书院,教书育人。

    陈文不喜习武,酷爱读书,若能拜在孔先生门下日后也是一桩幸事。

    常九思开玩笑道:“文表哥此去必定蟾宫折桂了。”

    陈文笑了笑,也是十分壮志在怀,道:“多谢表妹吉言。蟾宫折桂不敢说,若能得老先生指点也知足了。”

    常九思歪头笑道:“表哥自谦了,明年府试表哥参加吗?”

    陈文笑道:“到时必定会回来。”

    孙氏看着常九思和陈文说话,便悄悄拉了一下陈氏,孙氏低声道:“我我很喜欢九思,虽然……但也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又老太爷教导她习武,也算是我半个女儿了。”

    陈氏低头喝着茶,听嫂嫂孙氏继续说道:“文儿也是你看着长大的,什么样的性子你也知道。”

    “我有意想给文儿订下九思,不知道你看不看得的上呢?”孙氏摊手笑道。

    陈氏莞尔而笑:“文儿什么样我自然是清楚的,不过还要看两个孩子的意思。”

    孙氏道:“你放心,我做舅妈的必然委屈不了九思。不过先别惊动两个孩子,等明年文儿过了府试再说。”

    “这事我也要回去跟你妹夫商量,如果九思愿意,我自然也愿意。不过孩子们还小,先让他们相处着。”陈氏说到。

    说完正看见陈文给常九思轻轻拂下头上落叶,常九思笑眯眯的和陈淑在树下说着话。

    陈氏不禁露出笑容,也许这青梅竹马也是一段佳话。

    初十日,常九思陪着母亲和大伯母,带着两个弟弟一起进京,常九思跟表哥陈文告别道:“文表哥,你十五走的时候我不能送你了。”

    又对表姐陈淑道:“淑姐姐,等我从京城给你带好玩的,好吃的回来。”

    陈淑一点头,又道:“好的呀,要是有好看的绣花样子,布料你给我带回来。”

    “一路小心!”孙氏最后嘱咐到。

    众人挥手告别,常九思带着两个弟弟一辆马车,陈氏和蔡氏一辆马车,常思明骑马,又有两车行李,这样一群人出发。

    离开宣城郡,常九思便要出来骑马,常思忠和常思义也不耐烦坐在马车里。

    常思明道:“九思,你与思义同乘一匹,我带着思忠同乘一匹。”

    常思明把常思忠抱上马,吓唬道:“你可不许乱动,掉下来会摔断腿的。”

    常思忠吐了吐舌头,调皮的一笑:“哥哥你别吓唬我,我虽然没姐姐厉害,倒是外公也带我跑过马呢。”

    常九思听了忍着笑抱着常思义坐上马背,自己纵身一跃,也上了马,便撒开了性子向前跑去。

    陈氏见了,对常思明嗐道:“思明,你小心看着些弟弟妹妹,九思是个没笼头的马,出了圈就管不住了。”

    常思明答应道:“婶娘放心,我会注意的。”说着两腿一夹马腹,驾了一声,马儿快速跑出去,不一会儿就赶上了常九思。

    常九思怀里常思义颠得咯咯直笑,风吹的他脸上凉凉的,还喊着:“驾!驾!”

    “好玩吗?”常九思大声笑问。

    “哈哈哈~姐姐厉害,我们比赛吧哥哥,看谁先跑到前面第三棵树,搞不好?姐姐?”

    常思明出来跑了一身汗,也觉得轻松许多,便对常九思笑道:“妹妹,让大哥看看你马上功夫如何!咱们比一比!”

    说着就驾着马冲了出去,常九思也不甘落后,直追上去,最后两人前后脚到达树的位置。

    常思义已笑软在常九思怀里,常九思一只手格叽他腋下,道:“你还笑!你还笑!”

    “好不好玩呀思义?”

    “好玩,我还要!”常思义大声道。

    “那我们再骑马跑回去,看谁先到马车那里。”常九思话还没说完就自己冲了出去。

    常思忠在后面大喊“你们作弊!耍赖!”

    夕阳西下,众人欢声笑语中离京城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