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君有九思 > 第七章 初至京师

第七章 初至京师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路行行走走,四月二十日到了京师。

    常九思从马车纱窗中瞧了瞧,虽还未入城,路边两侧皆有摆摊小贩,十分热闹。

    “北方的房子街道都跟咱们南方的不一样呢。”常九思笑道,“京师果然热闹。”

    忽有两队太监喘吁吁跑出来拍手,拉起了帷幕将众人驱赶至官道两边,常家的马车停在城门左边路边候着。

    常九思见一队人马先出城门,竖着“齐”的旗帜,这对人走过,方隐隐约约听见鼓乐之声,一长串宫人手执雉羽宫扇,提着鎏金提炉,这队人走过,后面数人抬着一顶金色銮舆缓缓而来,左右各四个宫女提着香炉,焚着香料。銮舆过去,后面又是一队士兵护卫着十多辆行李车,大约等了一个多时辰,城门才再次放行。

    常九思看着护卫背影远去,奇道:“这是公主出嫁么?看了这个才知道什么是十里红妆呢!”

    陈氏笑道:“这样奢靡,非寻常人家可比,也只有皇家才有这样的排场。”

    说笑着,便到了常家在仁风坊的住宅,,常九思和母亲到门口下了马车,堂姐常嘉娘和丈夫杨纪源早已经在门口等候。

    蔡氏看到女儿忍不住垂泪,常嘉娘见到母亲,心中又开心又觉得酸楚,上前请安,笑道:“好不容易一见,怎么倒哭了呢。”

    又见了陈氏,道:“婶娘万安。”

    “思明,你也来了,长大了呢。”常嘉娘给看着弟弟常思明欣慰的笑道。

    常思明露出笑容,说:“姐姐,姐夫好。”

    杨纪源应着,上来劝到:“还是先进去再说吧。”

    常九思打量着这位大姐夫,生的高高大大,星目剑眉,行动间十分干净利落,让人心生好感。

    进了屋子,常嘉娘安排人归置各人行李,又安排了丫鬟上茶,看见常九思笑道:“这是九思妹妹吧,三四年不见,出落的越来越标志了。”

    “嘉姐姐好。”常九思带着两个弟弟给常嘉娘见礼,常嘉娘摸摸常思忠和常思义的脸蛋,笑道:“思忠和思义这么大了,我出嫁时思忠也才一两岁呢。”

    “这是姐姐和姐夫给你们的见面礼,快拿着。”说着常嘉娘叫了一声“玉蕊”,她身边叫做玉蕊的丫鬟拿着托盘出来,上面放着荷包,思忠和思义是马上封侯的荷包,里面装着金花生,给常九思的是一副赤金祥云镶玉璎珞,荷包里装着梅花金稞子。

    “多谢嘉姐姐。”常九思甜蜜笑道。

    嘉娘又叫来乳娘,乳娘抱着一个两岁的男孩上前,常嘉娘接过儿子道:“这是岚哥儿,学名叫佑岚。”

    “岚哥儿,这是你外祖母。”常嘉娘引着杨佑岚到蔡氏面前,又介绍陈氏道:“这是你的小外祖母。”

    “这是你小姨,这是你大舅舅、二舅舅、小舅舅。”又给岚哥儿介绍常九思四人。

    蔡氏拍拍手打开,岚哥儿长得胖嘟嘟的,摇摇晃晃的走到蔡氏面前,一下抓住蔡氏一根手指头,奶声奶气的喊道:“外~母~”,小孩子还吐字不清,更显得可爱。

    “哦哟~小乖乖,外祖母抱抱。”蔡氏疼爱的把岚哥儿抱在怀里,在脸上亲亲,“小乖乖”,又道:“我看岚哥儿长得像贤婿,这眉毛眼睛真像。”

    常嘉娘和杨纪源对视一笑,道:“我婆婆他们也这么说呢,说像郎君小时候。”

    陈氏叫来身边的妈妈,拿出给岚哥儿的礼物,一枚赤金长命锁锁,和如意小金锭、金葫芦等。

    陈氏伸出一只手给岚哥儿,岚哥儿看着陈氏点着头冲她直笑,更喷了不少口水出来。随即拿着一只金葫芦在手上逗着岚哥儿:“岚哥儿,到外祖母这来~”

    果然岚哥儿被葫芦吸引,松开了蔡氏的手,便伸手要去拿陈氏手上的金葫芦,陈氏把金葫芦递给岚哥儿,又一下抱到自己怀里,拿鼻子在岚哥儿脖间蹭蹭,逗得岚哥儿直笑。

    “长得真好,小孩子身体贱,以后长得高高的,是不是呀?”陈氏最后逗着岚哥儿笑道。

    常九思在一旁看着岚哥儿可爱的模样,眼看岚哥儿慢慢悠悠的要拿舌头去舔金葫芦,忙伸手把金葫芦拿下来,故意皱着眉道:“乖乖,这个不能吃哦。”说着把金葫芦递给身边的妈妈。

    常九思又伸手假装要抱,岚哥儿看见她便转过身去,咿咿呀呀的冲常嘉娘笑,嘉娘便伸手把他接过来抱在怀中,

    “我早接了信便把这个宅子打扫出来了,不算太大,母亲和婶娘先将就着住吧。”嘉娘笑道,“原本婆婆说把家里的东园腾出来的,我怕娘和婶娘你们住着不习惯,就婉拒了。”

    蔡氏点头含笑:“这样很好,我们来了只怕要住小半年,不好打扰你婆婆家。”

    杨纪源道:“岳母多虑了,只怕杨家小了,娘和婶娘你们住着挤了。”

    “因这宅子平日不住人,婆婆特意送来了一些婆子仆妇给婶娘你们用着,要是有什么吩咐尽可嘱咐他们。”嘉娘说着转身把儿子交给乳娘,道:“娘和婶娘先休息一下吧,我叫人准备了一些小吃,婆婆特意嘱咐我,一定要请娘和婶娘们去吃晚饭,给你们接风呢。”

    陈氏道:“也太多礼了。”

    “应该的。”杨纪源笑道,嘉娘接着说:“我叫人送你们回房间,婶娘你们住在东边跨院里,思忠和思义两位弟弟住在东跨院正房的东厢的听风轩,九思妹妹住在西厢的惜芳阁。”

    “娘这边正房是你和父亲起居,思明你住在前院梦坡斋。”嘉娘一一说道。

    “思明,我带你去前院看看。”杨纪源说着和常思明去了前院。

    常九思和母亲弟弟一齐先去了东跨院,正房宁安堂一进门挂着“椿萱并茂”的匾额,里面布置齐全,常九思看着房间问道:“娘,这是常家宅子吗?”

    陈氏道:“这是你嘉姐姐当年出嫁时的陪嫁宅子。”

    “哇~这还挺大呢,快赶上我们在宣城郡的老宅了。”常九思惊讶道。

    ”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大,应该是后来你嘉姐姐把旁边的也买下来了扩建的。”陈氏温柔笑道,“而且你大伯打仗时缴获所得之钱财,也够买了。”

    说话间,常嘉娘过来,看常九思和陈氏在说话,便笑道:“婶娘万安了,婶娘这些年身子可还好?”

    “好。”陈氏拉着常嘉娘在自己身边坐下,问:“杨家对你怎么样,过的好不好?”

    常嘉娘羞道:“很好,婆婆和太婆婆都对我很好,妯娌之间虽有小摩擦,但是大家都很好。”

    常嘉娘看着常九思,三年不见,常九思比以前更充满朝气,蜂腰螂臂,英姿飒爽,笑道:“九思妹妹,我给你准备了一些京城时新的首饰、衣裳,你看看喜不喜欢。”

    说着大丫鬟玉蕊拿着首饰盒上前来,常九思看去,有珠钗步摇,还有各色戒指、耳环,翡翠玉石、镶金镀银十分华丽。

    嘉娘看着这些首饰道:“近年来京城风气更喜好浮华之物,簪子、珠钗、耳环都喜欢做成步摇的样子,虽然奢华了些,不过和以往不同,倒也有趣,妹妹不妨试试。”

    “多谢嘉姐姐。”常九思道,又吩咐侍女花朝把东西收起来。

    嘉娘笑道:“婶娘,我先去厨房看看,你们先梳洗休息一下,等会吃的做好了,我叫人来请。”

    说完嘉娘带着仆妇出去。常九思便拉着两个弟弟道:“我们去看看你俩的房间吧。”

    “好!”常思忠和常思义齐声答应道,常九思又对母亲陈氏道:“娘,我先带着弟弟出去了,你休息一下。”

    陈氏点头笑而不语。

    常九思和弟弟们到了东厢听风轩,三间房,中间做会客之处,左右各两间房,常九思便道:“思忠,你带着弟弟住在左边,右边给你们做书房。”

    “不要!”常思忠抗议,“二弟他晚上睡觉会乱滚的,我不要跟他睡。”

    常九思扑哧乐了,常思义撅嘴哼道:“我才没有呢!那你晚上还打呼噜呢,你还在这笑我。”

    “哈哈。”常九思笑了,“那你们各睡一边吧。“说着刮了刮常思义的鼻子,道:”那你晚上睡觉要是害怕,你可不许哭。”

    常九思叫来人把两个弟弟的东西安置好,自己才去了惜芳阁,和东厢一样三间房,左边还有一间小耳房。

    “小姐,你的行李已经送过来了。”花朝说道。

    “先把常用的东西拿出来吧,其他的后面慢慢收拾。”常九思说道,说着有一名仆妇进来,还带着四个丫鬟,仆妇道:“夫人说这两个丫鬟先给姑娘用着。”

    “奴婢孟春、孟夏见过小姐。”孟春和孟夏齐齐行礼道。

    “巧了,我的丫鬟叫花朝,她是三月到常家来的所以叫花朝。”常九思笑着叫花朝出来,“花朝,快来见见两位姐姐。”

    花朝是个圆脸的小姑娘,笑盈盈的行了礼,道:“两位姐姐好。”

    “奴婢是四月生的,孟春是一月生的,所以少夫人给我们取得这个名字。”孟夏也答道。

    仆妇道:“现在厨房里烧着有热水,不知哪位姑娘跟我去认认路。”

    “花朝,你和孟春去跟这位姐姐去吧。”常九思道。

    不一会儿,就有提来了热水,常九思洗漱过后,先换上了嘉娘送来的新衣服,以示入乡随俗,洗了头,正晾着头发,常思义蹦蹦跳跳的过来,手里拿着根不知道哪里捡的小树枝在手上,“嘿哈”地舞弄着,假装自己是大将军。

    常九思一边让花朝给自己拧干头发,一边对常思义招招手,道:“过来。”常思义拿着小树枝走过来,常九思摸摸他的额头,没有出汗,道:“你洗澡没?”

    “我先洗的,哥哥还在洗呢。”常思义道,说着拿着小树枝随手一劈,树枝呜呜作响,“姐姐,我厉害吗!我是大将军了!”

    常九思笑得直揉肚子,道:“厉害,常大将军!”

    玉蕊含笑进来,道:“荣清堂摆饭了,姑娘和少爷快去吧。”

    常九思忙叫人把头发梳起来,带着弟弟先去宁安堂,再和陈氏一起去荣清堂,穿过如意门,是一条南北夹道,再过去就是正房。玉蕊道:“二夫人和小姐少爷要是有什么事,从这边过来就行,府里的管家程进是少夫人的陪嫁,他媳妇是以前大夫人身边的鸳鸯姐姐。”

    “原来是她家。”陈氏恍然大悟道。

    玉蕊笑道:“程管家的爹在大老爷身边做管事,这个媒还是我们少夫人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