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刺客信条:梦华录 > 伍·抉择之时

伍·抉择之时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置死地折却兵马二十六,避锋芒收拾旧恨再运筹——

    ·

    上回说到:孔飞带着景年混入城中,意欲寻机窃取伍长郑勇手中的布防图。谁知郑勇多疑,早在洛阳便得了景年的消息,识破二人行径后以发妻为诱饵,引诱兄弟会众人相救,设计包围刺客并将其剿灭大半。

    却说这回,柳直无暇悼念死去的兄弟,又被景年言语所震,反复忖度,终于做下两个决定……

    中原兄弟会,走往何方?他们的选择又是……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评论!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

    ·

    ·

    ·

    七月的夜里,凉飕飕的晚风忽地被一股子闷热替下来,整个地面上空的空气沉重黏腻,教人汗也出不得,浑身燥热难忍。

    短短一个时辰,天顶上的月亮已不见踪影,不知哪里下来的云层均匀地掖满天空,手法细密,像个流程熟稔的纺女做出来的活计。这是雨云,夏夜里常常夜半大雨,正是它们的功劳。

    眼看着遥远的天尽头已经隐约闪烁着紫光,又有轰隆隆的马车声闷闷地传过来,景年便睡不下了。

    他身旁没有人,柳直伯父没心思哄他睡着就出去,不知道在与谁言语。

    佯装睡下的男孩悄悄爬起来,轻轻跨过一边睡得死沉的孔家小子,走到虚掩的木门后面,把耳朵贴上去,听外面低声交谈。

    “当真只余下这点么?”

    “你也有眼睛,能瞧得着。连老黄都……”

    屋外的两人各自沉默了片刻,柳直复又开口:

    “且将没了的弟兄们名字报来。”

    “三十二人没了大半,加上导师、景年和秋月,只剩下我们九个。”

    柳直又不说话了。

    那人提口气正要张嘴,忽然被一个手势打断。他便看着柳直把袖剑藏起来,朝屋中唤道:“噤声。景年?你出来,不许再听。”

    看着那幼童应声出来,那人在心里佩服。柳哥的耳力实在过人,他不曾听到分毫动静,柳哥却已发觉隔墙有耳,难怪那位一次都不肯露面的导师回回要他代为谋划布局。

    “你可听见什么?”柳直把手伸给景年。

    他摇头,眼睛却藏不住浓浓的不安。

    旁边的刺客便心领神会地走到一边,跃上屋瓦,往孔飞那去了。

    景年这才犹豫着开口,眼睛不住地在意柳直的表情:“伯父,怎么不见其他人?”

    “他们脱不开身,还回不来。”

    “他们明天回得来吗?”

    “回不来。”

    “后天呢?”

    “回不来。”

    “他们是不是不回来了?”

    柳直只感到衣裳不住地往身上黏,他后背出了汗,胸闷地发慌。

    “黄叔、刘大哥、小陈哥,还有前日帮我补袖子的玉儿姊……他们都没有回来,”景年牵住他粗糙的大手,眼睛里头一次有了不解却惊慌失措的神色,“伯父,大家还要在外头多久……他们刚刚还在的……”

    “莫问。”

    “伯父不教我问,我便不问……可我不明白另一桩事,军爷们为何要杀我?”

    柳直的心尖如同坠了把大锁,要一气把他的心脏拉到腹腔里去——他怕他问这些。

    早知洛阳的禁卫军竟能记下景年的模样,他宁可自己豁出去硬闯,也必不会让他在汴梁城露面。这下可好,本想送景年入城,便了却一桩心事,谁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蚀把米,禁卫军记下了景年的眼睛与标志,反倒拿他下手将兄弟会整个儿包了饺子。

    再往后,便是到了哪,禁卫军都不会再将景年视作普普通通的孩子。

    这是他身为中原兄弟会导师所犯下的数不清的错误之一。

    柳直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何曾想过禁卫军竟提防至此。离汴梁之剿已有三年,这京中禁卫布防不见松懈,想来蔡京等人定是死了心要将他们斩草除根。他们手底下的张邦昌,壮年得志,也不是甚么好鸟,且不说郑勇得信才一个时辰、见了景年便猜到兄弟会的动静,只是传个消息,张邦昌手底下的暗卫便早将禁卫军一路调拨而来,真真是神仙都插翅难飞。

    他看着这小童,景年脸上伤疤与黑痣尚可遮掩,可这双胡人的瞳子又要如何藏起?

    难道自此,景年便不能在汴梁露面了?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他想说些甚么搪塞过去,但却看景年脸上神色悲凄,大有挂不住的意思,便知道在这等机敏下,并无可以瞒得住之事。

    “他们要杀我,何故说与伯父有干系?”

    “是我害你……”柳直没有避开他的追问,只是仰面长叹,“是我算错了一步,害你不能再见到爹娘。”

    景年一听,眉毛都塌了,眼看着就要哭。

    “伯父,你说过带我找见爹娘!”

    “说过。”柳直使暗劲,掐着自己的手心。

    “我想我阿爹……阿娘……”景年的泪珠子啪嗒啪嗒地掉下来,却不像在埋怨谁,只是一味地揉着眼睛,“可我记不起他们模样,我不晓得他们叫甚么,他们也不要我了!军爷又要杀我,我没有家了……”

    “若没好办法,待我再振旗鼓,为兄弟们报了仇、拿回神物,我再送你回家。”

    “报仇?”景年抬头看他,眉毛倒撇成八字,眼泪还没抹干净。

    柳直自觉说漏嘴,却不肯再改。

    “……罢了!我不想再瞒你……他们回不来了。方才混战一番,我等不敌禁卫军弓手,兄弟们一下折了二十六个……官府尚在搜寻我们,怕是要想法子将我们斩尽杀绝。”

    “伯父,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我们乃是中原兄弟会,”他说,“我们是刺客。”

    “刺客是做甚么的?”

    “我们要除掉大奸蔡京、童贯极其党羽张邦昌,夺回蔡京老匹夫手上的神物金匕首,匡正世道,力保太平。”

    “伯父行的是好事,为何屡屡受阻——禁卫军何故要杀伯父?”

    “为人臣子,居庙堂之高,不见万民疾苦;放旷我辈,处江湖之远,但闻大厦将倾。”柳直长叹,“掌权者不顾生民辛苦,我们便要替天行道、伐其枝叶。他们手眼通天,自命不凡,怎会坐以待毙——这便处处先发制人,以绝后患。”

    景年琢磨了多半会,忽然道:“我懂了!”

    “你懂了甚么,且说与我听听?”

    “权臣之道,是要百姓安宁、无人作乱,方能巩定皇室、永享荣华,继而家国长在、社稷永固……”景年口中吐出一个个陌生的字眼,神色认真极了,“伯父之道,乃是摒剔欺辱、抹奸除恶,要天下不必为生计为吃食担惊受怕,亦不必被视作犬毛草芥,见得万民安居乐业,乃止。”

    柳直大惊,不由得后退一步,审视着眼底下还挂着泪花的孩子。

    “伯父?我说错话了吗?”

    “不……你说得比我要好。你小小年纪,从哪里学得这么些个话?”

    “景年平日偶尔听人言语。可词句无非模仿旁人,伯父惯行之道,俱是我亲眼得见!”

    “你可知这番话真不像个孩子所言?你才多大?你……你可还有甚么想说的?”

    “伯父,假使天下刑罚严苛、百姓民不聊生,依伯父之道,该当如何?”

    “便破除沉疴,收敛权贵,使百姓重归自由。”

    “那若是人们见利忘义、聚祸一方,几能倾覆社稷,又该当如何?”

    “便颁行律法,教化生民,勒止暴行,直到市井安定。”

    “这么看来,兄弟会同禁卫军只不过是两条道……伯父,日后当真只能打打杀杀,不能有两全的法子么?”

    柳直与景年对视,他死死地盯着他的双眼,想在里面搜寻出什么能够佐证景年真实年龄的证据。可他找不出,那孩子的眼里除了还没消散的悲伤,只有发自肺腑的疑惑,单纯地令人生畏。

    “你啊,”他心事重重,深吸气道,“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法子日后也许会有,但在这片大权只手遮天的中原大地,柳直尚不能看到它出现的苗头。

    倘若……

    他脑中浮现了一个荒唐的想法。

    倘若将这希望,寄寓在他身上……

    ·

    ·

    天上的闷雷凶兽般低吼,嗓音在天地之间滚动,站在院子里的二人不约而同地抬头仰望云层。云缝里丝丝缕缕的闪电把各处映亮,又转瞬熄灭,一阵风吹过院落外面的野树林,景年感到贴着身子的衣服忽然间揭下去了,闷热的气息一卷而空,有些凉骨头的夏风把他身上藏的汗吹得发冰。他不禁迎着风打了个喷嚏。

    “快些回去,莫着凉。我去看看添翼,你看好孔家小子,不要教他乱跑出去。”

    “哎!”

    柳直便拿脚往院子一旁的屋子走。

    原本因兄弟会折损人马而沉重的心思,不知怎的,叫景年那脆生生的答应给挑得敞亮了些。

    他要与孔飞好好讲讲自己的念头,也要把这些年来的自省一并倾诉出来。

    三年前,他没了八十七个兄弟,今夜,他又没了二十六个兄弟。他痛归痛,却清楚这笔账不能单单算在禁卫军头上。

    一气的复仇,使这种厮杀永无止境,可未来兴许只会有更多……

    ·

    ·

    孔飞肩上和腰间的伤口已经被止了血,腹里内脏方才叫郑勇的手下猛拳给捣了个翻江倒海,一时还没法顺气。她是木然的,唯独吊着一股劲,在榻上斜斜地坐着,直到柳直推门进来,才勉强有点想动弹的意思。

    “你莫活动,伤口要紧。”柳直抬手,阻止她继续挪动,顺势坐在床边。

    “柳弟,你不该来救我。”孔飞的眼神里没有丝毫光彩。

    “郑勇已死,我替你兄长报了仇。”

    “他死了?……他死了有甚么用,兄弟们却是再也回不来了。”孔飞听着外面愈发大起来的雷声,“你们当真不该……我此去,本就抱了必死的心思。郑勇多疑,我早知他必然不会叫我得手,便想好撑下两刻钟,将四下禁卫引来我家,待你们入城落脚,我也死得安心……谁知,事情竟出在孩子身上。”

    “景年这事,是我错了……你起先说得对,我从开始便不该带他走,竟叫他落得这般地步。”

    “呵,你不捡他,他一人在湟州,不出年中便成饿死鬼。你不是见死不救的人,柳弟。怪只怪,他窃你物什在先,你发善心在后,这事没人做错,都是孽缘……但你带那么多弟兄闯进来,这事,你真错了!”

    柳直把头低下去,用拇指扶住额角。

    “我迟早给他们报仇。”

    “柳弟,三年前,你便揽下替兄弟们报仇的心思,现下又说甚么替我兄长报仇、替他们报仇……你何必揽那么多事在身上,顾虑多了,要折寿。”

    柳直答非所问:“刺客却也会想折寿这事么?”

    “谁人的命不是命,我不怕死,只怕兄弟会后继无人,神物落在蔡京、张邦昌之手,大宋危在旦夕……”

    “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欠你们太多。”

    孔飞慢慢地正眼看向他:“柳弟,你比我们每一个都放不下甚么心事。你实话告诉我,瞒了许多年,你究竟是兄弟会的甚么人?”

    柳直没有抬头,他盯着地面。

    “我大你二年,你不要说谎……我已是快不行了。”

    孔飞瞧在眼里,他喉结滚动一下,慢慢站起来,从腰间摸出锦袋,将那个有着精巧的锥形纹路的翡翠挂坠取出,亮在手中。

    借着闪电惨白的光,她看到挂坠上面的玉佩上隐约刻着两个字。

    “先唐刺客李萼之后代,前中原兄弟会导师李菱长子,李祯。”

    即便早有预感,孔飞还是被他这一句惊地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她打量眼前的导师半晌,似在回忆自己从前说与柳直听的那些闲言碎语,又缓缓垂下眼帘,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们行走江湖多年,早已习惯导师在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她的话因此可以同李祯讲。

    “五年前,我的兄长被郑勇带人堵在旧宅,说他犯了死罪。他藏得那么好,直到给砍了头,我才晓得他在为刺客做事……那日,李祯蒙面而来,问我能不能放下,若不能,便跟他走。没想到,那时我遇见的人,竟就是柳弟你啊。”

    “你大哥知我被禁卫军盯上,他忠心不二,竟趁我不知情时抢着抵上一颗人头,禁卫军交了差,不再要其他人性命。我那时没护住他,便不忍心见他胞妹受苦、忍气吞声,夜夜与仇家同床共枕。”

    “你当真是好导师——这叫法,还是你自西面带回来的——倒是值得我们搭上性命。”

    “非也,我欠下不知多少还不得的人情,皆是兄弟们拼死护我的债。你可知这导师一职,虽是领袖,但也教人心蒙目盲,那些个不识字的兄弟们不曾懂得大道理,只是我对他们有恩,他们便为我效力、为兄弟会效力,我发号施令,他们只知信任,却从无质疑。”柳直好似做下什么决定般,越说越自责,“不出几年,我便到了不惑之年,往后再不做些改变,只怕中原兄弟会要成了我一言堂……这不是好事。今夜的错,我有一半责任。”

    “你意欲如何?”

    “我要放开手去,不再按旧的法子培养新人。我得教他们刺客之道,教他们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之理。兄弟会向来信义为先,他们继行的当是刺客的信义,而不是李祯的信义。”

    “莫非你有意要教习景年?他——是了,他却也已不再能抛头露面,跟着你也好。”

    “不止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盘算,先于此地巩固多年,待到兄弟会有后继者时,我们再将神物夺回……也为今日死去的兄弟们雪恨。”

    “若这便是你的抉择,那么,我不拦你。我兄长遗下的孩子年方十二,名唤少隹(zhui),跟着郑勇生活了多年,却也聪明些。你……将他一并带着罢。”

    柳直把玉佩收回,朝着病榻上的孔飞深深拱手,接着拂袖而去,留下她歇息在倾盆而下的雨中。

    ·

    ·

    另一屋中。

    景年觉着身上冷,便掀开被褥钻进去,在黢黑的屋子里睁着眼,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雨声。

    不多时,脚边那个小兄弟咳嗽了两声,景年便爬起来看看他,似乎是醒了。

    “这雨好大……吵得慌!烦人!”那孩子赌气似的翻身坐起来。

    景年便安抚:“过会儿就停了呢?”

    长圆脸的孔家儿子便打量他几眼。

    被柳直带过来的时候,姓孔的娃娃一直跟着秋月过来,见姑母性命暂时无虞,就放心地给人领走睡下安神。待景年回来时,他睡得正香,景年起身两遭也没扰醒他酣眠。

    “喂,你怎的在我这里,你是何人?”

    头发毛毛躁躁的小子正在变化嗓子的时候,他挠着头皮,身上贴身穿着件光净的里衣,上面隐隐有些图案。他年龄好像大些,身量也比景年要大,这会子一双单皮小眼睡得有些水肿,看上去有些浮肿滑稽。

    “我名唤景年,同伯父一起来的。你是秋月姨的儿子么?”

    蓝瞳的男孩透过垂落的几根微卷长发,望着这个小兄弟。

    “伯父?谁啊?”孔家的小子披着被子坐起来,从头到脚打量他,“我姓孔名少隹,年下刚刚十二。她原是我姑母,后来我爹死了,她又是我义母。哎,你不是京城人吧?”

    “我爹是汴京人,我……我许是……”

    “看不出来。”少隹看了他几遍,总结道,“罢了,你说是便是吧。汴京城我熟,你平日里出来玩可以找我,我带你混!”

    “我没家。”景年孤单地在床榻上缩起身体,双手抱着膝盖,“孔家哥哥,你是不是要跟着这些人过了?”

    孔少隹见他难过,虽然不解,但他想了一想,便立即坐了过来,小大人一样哄着景年。

    “是,姑母说了,要我跟着一个姓李的走,还要同他学武功。”

    “伯父?他原姓似乎是李。”

    “你认识?他是你爹的兄弟?”

    “是我的恩公。我爹娘不知是什么人,他们并未寻过我。”

    “噢……”孔少隹颇为遗憾地拍了拍他的后脑勺,“那你可怎么办?”

    “我想留下来。”

    “怪事,你怎么不去找爹娘?”

    “我想过。可伯父说了,我不能在禁卫军面前走动。我寻思好久,既然爹娘不要我,养我的都……都是已经没了的大哥大姊,我便得想法子先报恩,待我还了他们恩情,心里不惭愧了,我再去找爹娘。”

    “凭你?你比我小吧?”少隹担忧,“你咋个报恩?”

    “不晓得……我跟着伯父走,他会教我。”

    “他又不是神仙。”少隹不信。

    “他比神仙厉害!”景年争辩,“他见过神仙!”

    ·

    ·

    争吵间,柳直正入得门内,雨声忽然变大,两个孩子便噤了声。景年看着少隹,少隹又在里里外外地打量他,毫不遮掩自己满目的疑惑。

    “你是姓李的么?”

    “嗯。少隹,秋月将你托付与我,日后,你同景年一起唤我伯父便可。”柳直没有因他无礼便恼怒,只将挂在身上的斗篷摘下,哗啦啦地倒了一地的水——他恐怕在雨里站了一阵子——又脱下外套,露出一件景年从未见过的白色袍子,“只是有件事,我须得同你们分说明白。”

    那件白色的袍子轻盈却结实,上面肩膀处缝着一挂兜帽,胸口到腰缠着一条细致的革带,上面贴着几个空口袋,原本像是装暗器用的;腰间裹着一条暗红的带子,把剑、匕、绳等兵器牢牢固定在侧,取用甚是方便,腰带的末端垂下去,那白色的袍子也裁剪至此,前短后长,像似燕子尾。

    “是否留在兄弟会,我不干涉。但你们必须自己想好,这绝非儿戏。”

    少隹看着柳直神情严肃,不敢多言,呆呆地看向凝神沉思的景年。

    “我等匿于暗夜、逐于光明,以匡正社稷为己任,以庇佑苍生为正道。我且问你,你们可愿为天下行走,奉行信义,在我麾下习得生存之法、直至羽丰翼满,再助我共担中原兄弟会之大梁?”

    声音乍停,便立即被暴雨切断,两个孩子坐在一起,各自琢磨着他问下的话语。

    愿意否?

    应当否?

    无人教他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景年定定地看着柳直的眼睛,没有回答。

    柳直不晓得自己这样是对是错,只道是无形者至兄弟会百年来,不曾有过训练孩子的传统。可若不这么做,眼前的两个孩子又当真无处可去。在兄弟会与禁卫军多年积怨之下,一个被视为眼线的混血儿,与一个拥有刺客姑母、禁卫军义父的白净孩子,他们若没有活得下去的手段,迟早会和今夜那些誓死护他的兄弟们一样死在这座汴梁城里。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抛下——换句话说,现在的兄弟会,只能将他们二人收纳进来,培养成为新的刺客了。

    他们走投无路,他们进退两难。

    可只有一个法子还能活下去、为自己挣一个出路,那便是成为刺客。

    即使如此这般,他便几乎可以预见他们的未来。

    即使他已经闻得到他们身上将会流下的血与汗、看到他们同自己年轻时一样受的苦。

    即使这条路,永远不能回头。

    ·

    (未完待续不定时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