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刺客信条:梦华录 > 玖拾壹·我道先路

玖拾壹·我道先路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路浩兮敢以身筑,乘骐骥兮我道先路——

    ·

    ·

    ·

    ·

    又七日后,东京大雨。

    昨日城内闷热异常,入夜便起了层层黑云,夜半时分一声雷鸣,便一场倾盆大雨突然而至。雨势由小渐大,到天明时分又见转小,从日出淅淅沥沥地下到日落,却没有半分要停的意思。

    酉时,城外西郊,乱葬岗。

    云层叠嶂,雨丝密密不休。

    郑柘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杨树林子里的乱坟岗走出来,遮起眉头望了望天,见顶上云层仍未见薄,便长叹一声,将沾满黑泥的双刀收回腰间,戴上斗笠,走向回城的小道。

    本以为这雨下着下着就能停,可看这势头,恐怕一时半会是停不了了。

    他便彳亍回了老宅。

    路上雨风阵阵,石板路上马车槽里的积水已能没过鞋底,细密的雨点在地上波浪般向身后刮去。时而赶上一阵急,那本就沾满泥巴的靴子裤腿上便更湿一片,黏腻着腿脚,教人走不动路。

    一刻后,他站定在自家宅院门口。

    积水中映着门口的另一条影子。

    他抬头,辛子骏的脸湿漉漉地闯入眼帘。

    那一瞬间,他想躲开去,想后退倒出巷子,避开眼前这张脸。

    可在那里孤零零淋着雨的是个患病在身的姑娘……

    理智让他心底荡起一丝涟漪,于心不忍之下,他匆匆躲开子骏投来的目光,推开院门,低声道:“你怎么又来了?——进来吧,躲躲雨。”

    子骏的声音穿透雨幕,追着他走进院子。

    “你去哪里了?我在这里叫了半天的门。”

    “西边野地里,我去那看看有没有……眼下雨下得忒密了,且回来避一避,等会再去。”

    子骏便问:“可找到了?”

    郑柘道:“没有。”

    子骏便小声道:“我也还没想到办法。”

    “不要再操心这件事了,”他忽然出声打断,“这是我摊上的祸端,我自己想办法平。”

    接着便留子骏在檐下,给了她一把破伞。

    “快点回去,我不留你了。”

    说罢,便回屋关门,将送客二字用门声道得委婉又坚决。

    ·

    子骏的影子被忽闪的电光照在门板上,他看着那孤零零的轮廓,忽觉心烦意乱,便回过身去倚在门上,心中暗暗地期许:

    ——辛子骏,就当我求求你,你快回去吧,快回家吧。

    那样相像的脸,若是白日里看去,尚知是个姑娘;可透过雨幕看去,便如初见时一般,每多看一眼,都叫他胆战心惊。

    那不谙世事似的眼神总时刻跟在他身上,他如坐针毡。她出声时,是子骏;不出声时,便仿佛是另一个人依附在她身上盯着他、质问他:

    你想活命,你想出卖你的兄弟,是也不是?

    郑柘立即拼命摇头,拿拳头狠狠砸了两拳脑袋:不可能,不可能!

    即便他的确这样想过,可至少他现在还不能……!

    然而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个声音来,飘飘渺渺:

    为何不可?有何不可?

    他的命是你换来的,一命抵一命,你死了,他活着;你想活,他就得死!

    ——一命抵一命,那也是我自己乐意!

    你乐意,他也乐意!孔少隹,若不是为了救他一命,你如今还是老李手下最得意的弟子,东京兄弟会三百二十号人马,谁敢不听你的命令!

    ——我不是为了做刺客而活的,兄弟会在谁手里,与我有甚么关系!

    既然如此,兄弟会里少一个人、多一个人,与你又有何干系?!

    ——……

    郑柘啊郑柘,你只有最后三天时间了,他究竟是你甚么人,你的命途岂能放在他的手里?你死去两年来,可见他来这里凭吊过、祭拜过?你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的不过是能拼命活着,难道两年前他给你立的那座衣冠冢,便能收买你为他再死一次么?!

    ——…………

    ·

    郑柘死死地捂着脑袋,大口大口地哈着气,雨水从湿淋淋的头顶滑落下来,如同在沐浴这条涸辙之鲋。

    是啊,他怎的忘了?

    他将牙咬碎熬过的刑罚、忍过的刺面、憋过的杀意、做过的黑差,为的不就是能堂堂正正地在汴梁活着?

    凭什么,凭什么一个非亲非故的“兄弟”,便可以教他一次又一次赴汤蹈火、活了又死?

    郑柘忽然感到自己愚蠢得可笑。

    为了一个人头,他在乱葬岗刨了那么多的坟,也未曾见过一个与他相仿的。可哪里又能找得着呢?景年此人的人头,便是找遍全东京城,也只在景年此人颈项上!

    喘息之间,天顶紫光一闪,轰鸣声笼罩大地。

    雨势重又大了。

    在电光划亮屋内的一瞬,听着耳边的炸雷声,郑柘忽然回想起当年令他无法忘记的一幕:

    崇宁五年夏夜,一声巨响。

    多年来视他如同己出的义父郑勇,倒在刺客导师李祯的脚下。

    他看见义父脑袋开花,看见满地头破血流,看见他拼了命要保住的师弟,被那满目赤红的李祯,死死地抱在怀里。

    ·

    ……

    ·

    又是一道闪电,刺破夜空。

    门板上的人影不见了。

    ·

    郑柘猛地拉开门,只见屋檐下倒着他的那把破伞,在迸溅过来的雨点里微微颤抖。

    辛子骏呢?没带伞就走了?

    他捡起伞追出院外,却见小巷积水如溪流潺潺奔腾,满地响动声里,四野无人。

    ·

    片刻后,兄弟会据点内。

    ·

    “景年兄弟,我回来了!”子骏推开唯一点着灯的屋子,带着一身水气便闯进去,龇牙咧嘴道,“——最近那老头莫不是把药方给换了,敷上去好痛!”

    景年见她又自己跑出去,因无奈道:“你身上暗毒蔓延得太快,本就给你加大了药量,你又出去淋雨,不痛才怪。”

    子骏揉捏着身上敷着膏药的地方,皱眉道:“哎呦……前段时间我也冒雨巡逻去,也没见这样的疼法儿。好兄弟,能不能过几日再加药?我先将身上膏药卸了,不然又痛又痒,脖子这儿还发麻。”

    景年阻止道:“不可!你且忍一忍,若是不贴着,只怕发得更快。”

    子骏便停下撕膏贴的手,想了一会儿,突然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我这个病,是不是已经治不好了?”

    景年没有说话。

    “哎——好兄弟,你就跟我说实话吧,老是被你们蒙着,我心里也不痛快。”子骏坐在他对面,托腮道,“你就告诉我吧,说了又没甚么,反正指不定明天我就又忘了。”

    那年轻人沉吟良久,犹豫道:“你若真想知道,若是暗毒继续蔓延下去,不过一二个月之间。好在用药颇有成效,眼下……”

    “那不让它蔓延下去,还有多久可以活?”子骏追问。

    景年自知瞒不过,也不想刻意瞒她,便道:“四五个月。”

    说罢又心下后悔,连忙抬头想要圆些别的话来劝慰她,却见那姑娘怔愣片刻便兀的笑起来,还未作反应,她便一手拉住他手腕,摇晃道:“那还早呢!好兄弟,多谢你肯告诉我,我还以为没几日可活了呢!”继而就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景年兄弟,我这会子身上有力气,既然你不睡,陪我比划比划!”

    “外面还在下雨,别胡来,当心病情加重。”

    “哎呀!我又不在乎!”

    景年突然高声道:“我在乎!”

    子骏被吓了一大跳,连带着桌子椅子跟那火烛跟着剧烈一抖。景年见自己一时没克制住,便闷闷地道了声歉:“——抱歉,我……我最近心里不大好受。”接着站将起来,“你要想在雨里打,可以,我陪你打;但你若觉得吃力,我就立马停手。如果你不肯停,那么以后我也不会再和你对打。如何?”

    辛子骏一口答应下来,二人便一长刀一长剑,出屋比试。

    ·

    电闪雷鸣,大雨无风。

    ·

    二人一刀一剑,雨中对立。

    除去雨声振振,天雷滚滚,两人之间,无声无息。

    刀者扛长刀在右肩,剑者持长剑于身前。

    眉目交锋,额颊纵流。

    突然电光一闪,雷声大作,景年耳侧一动,欲听雨声。便在眼波流转一瞬,身前人影刹那无踪。听得风声呼啸,长刀自上而下斜斜劈来,刀上雨滴泼刺成弧,甩得他满头一脸。那剑客自知大意,眼见刀头直冲脖颈而来,提剑一挡,便听嘣嘣闷响,震落雨珠无数。景年心道轻敌,竟忘了当年东昌一战是如何教那心手刀眼皆快的衔刀犬处处掣肘,却不知是心绪不宁抑或神思纷乱,二人始过一招,其人已觉措手不及。

    然而不待他沉心静气,辛子骏已猛攻而来,长刀划破雨幕将他逼得是挡让不迭,几无喘息之机。那剑客本就心烦意乱,见区区三招内势头尽失,一时愈急,反倒捉住时机怒起反击。便见二人刀来剑往,雨滴飞溅,屋中烛火映照其上,竟如火花熠熠。落雨如幕,二人执笔交锋,时而狂草如金蛇乱舞,时而写意如肝胆淋漓;又间杂金鸣铮铮如黄钟大吕,呼喝振振如鸢飞唳天;观刀者横刀画弧驾轻就熟犹如驱驰骏马,看剑客借剑挑灯长冰破电只道矫若游龙。真个是:排山倒海、风疾电骇!

    正于此剑意大起之时,景年忽觉子骏攻势一变,方才猛烈的刀气变得弱不可闻。正犹疑,却惊觉所接招式千变万化,每刀所至皆出人意料,虽无章无法,再一觉察,剑客更惊:此人刀势时而柔弱无骨,时而冷若坚冰,比起发动攻袭,倒像是化了他的力道又引他步步紧跟。因惊疑道——真是怪了!她怎会在此时向他喂招?

    旋即,子骏刀势愈发薄弱,景年猜她体力开始不支,便要匆匆收招。然而那气息不稳的并不肯让,反倒趁着他心思涣散再度举刀杀来,这一回便不再百般变化,而是抓其一点、直指要害,凌厉的刀风和着雨水带来一股浓浓的杀意,似要将毫无设防的景年当胸贯穿。景年大惊,仓皇躲开这一捣,随即怒道:“辛子骏,你要做什么!”

    见她并不收手,反而如同着了魔似的迸发杀气,景年忽感毛骨悚然,因招架喝她:“辛子骏,你快停下!——再这样消耗下去,当心你的身子!”

    子骏充耳不闻,竟将他手中长剑一刀挑飞。景年哪里还顾得上许多,纵身一跃躲过紧随其后的扫堂一招,接着趁她刀头尚未收回,赤手空拳搏击而上,便只抓住她一只手腕,一脚将长刀刀把飞踢脱手,这才将她制服在一旁墙上:“便是我如何说都不肯听,辛子骏,你闹够了没有!”

    手腕被捏得发痛,那神情恍惚的姑娘才终于回过神来。

    她看着眼前同样在喘着粗气的景年,又看了看远处被踢开的长刀,呆愣片刻,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景年便松开她,不悦道:“还有心思在这里笑,我真不该答应你下着雨在这里胡闹,这样不珍惜身子,教我如何担待得起!”

    子骏揉着手腕,朝他道:“多谢你,景年兄弟!”

    “谢我什么,快回去罢。”他捡起二人刀剑,抱着站在屋门口,向她伸手道,“等下雨更大了,当心着凉。”

    “嘿嘿……我要谢你依然将我视为武者,不因我生病而手下留情。”子骏没动,依然靠在墙上。

    景年便叹气道:“你也没有手下留情,甚至还又教了我几招。子骏,你这样的身子骨还硬来,实在是太大胆了。”

    子骏乐道:“教你那几招,是我在东昌府第一回见你时用来杀你的招数。你便替我记着,万一哪天我给忘了,你可得再教会我!”

    景年点点头:“好。”又道,“你若不想回自己住处,便在我这里将身上烘干了再走。”

    这一次,子骏依旧站在原地。

    她在雨中望着景年,笑着摇了摇头。

    “没关系,我要走了。”

    看她如此孤倔,景年与她对视半晌,无奈道:“好,那你保重。”

    子骏用力地“嗯”了一声:“你也保重!”

    他便看着她从自己手中拿回长刀,拖在地上,向门外走去。

    直到她站在据点门口,再次回头。

    她看到景年习惯性地跟在她身后,像以往无数次那样,目送她返回住处。

    ·

    “怎么不走了?”景年问。

    “这雨竟不知不觉下得这么大了……”她回头望望外面,笑道,“不知怎的,又不想走了。”

    ·

    说罢,没等景年挽留,便踏出据点,跑进水幕,消失在了雨中。

    ·

    ·

    亥时,城外西郊,乱葬岗。

    ·

    ·

    郑柘提刀站在烂泥地里,如注的雨水从头顶浇灌而下,顺着湿透的衣裳和千疮百孔的躯体,流落在这片黑黢黢的大地上。

    ·

    硕大的雨滴无情地鞭笞着他的斗笠,敲得让他无法抬头。

    ·

    他看向自己的手,手中提着不知何人的尸首,苍白发黄的皮肤上,略微带着稚气的五官被雨水拍打得变形发胀,一侧曾被埋入土堆中的面皮带着青紫的尸斑,破了口的烂疮从耳边一路蔓延到嘴角,露出松动发黑的牙龈。

    这个像吗?

    他将刀插在泥地里,捧起头颅,接着电光仔细查看。

    这个像吗,这眼睛,这眉毛,这鼻子……这个像他吗?

    死去的少年在他手中安静地腐烂着。

    这不是他。

    郑柘双手颤抖着将这无辜人的头颅轻轻放下,安在那被泥水淹没的身体上,捡起刀,向另一片野坟进发。

    一个,两个……三个,地上滚落的,都是被他端详过的头颅。

    这片弥漫着腥臭的土地,他已用双手和双脚耕耘了个遍,可没有,哪里都没有,从十岁的,到十五岁,到二十岁……每个死者生前都不曾被人这般仔细地凝望着,更不曾被人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过,只有郑柘,他一次又一次地对他们挥刀,一次又一次地割开早已藕断丝连的皮肉,只为了换来与他们对视片刻,再将他们安葬。

    乱葬岗已到了头。

    身后连绵着的,是他最后的希冀。

    头顶的乌云固执地盘踞着夜空,倾泻的大雨仿佛一场永不止息的号哭。他顶着雨势抬头,听见雨声如同厉鬼低吼,仿佛身后千百个无辜受辱的冤魂在围困他、质问他、诅咒他,又向他哀求、发愿、忌惮:阎王呵!你所要的人头只有一个,你在这里,怎么找得到!

    郑柘颓唐地立着,走着,刀尖挑来拨去,如同拨动一只即将熄灭的蜡烛,想叫这蜡烛的火光重燃。

    可随着又一声炸雷,这最后的火光也消散了。

    他看到这满地尸骨,看到满地的头颅没有一个能骗过他自己的眼睛。

    ·

    郑柘啊郑柘,方才明明都已站在了他的窗前,可为什么不肯下手?

    ——我下不了手……我下不了手!

    你站在他窗边的时候,他分明就在那里,你只需要把刀对准那影子刺进去,就能了结这一切!

    ——我做不到!

    你做得到!如果你做不到,你又为何对着影子举刀?

    ——他是我师弟,不,他是我的弟弟,他是我的兄弟啊!

    郑柘啊郑柘,你哪里有甚么兄弟,你唯一的妹妹,也早就化作了一缕白烟入了轮回地狱,你哪里有过甚么兄弟!

    ……

    郑柘啊郑柘,他张景年唯一的兄弟,便是你九死一生,也只有张景弘一个,你究竟算甚么,你究竟是甚么?你是真与禁卫军有着弥天大恨的孔少隹,还是被刺客夺去本该属于你风流浪荡好日子的郑柘?!

    ……

    郑柘啊郑柘,你糊涂!

    ·

    黑衣人摘下斗笠,立身于鬼哭狼嚎中,无助地看着满地狼藉。

    父亲,难道我二十三年所作所为,全都错了?

    父亲啊!

    我甚至不知这一声喊去,是孔飞应我,还是郑勇应我!

    ·

    “柘哥——!”

    ·

    突如其来的声音刺入鼓膜,郑柘被吓得心中一紧,抬眼看去,只见一张白花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出现在不远处,正向他所在之处眺望。

    这张脸,他方才已与无数人对比过无数遍……

    可眼下,这乱葬岗里最像的一个,他找到了。

    ·

    他提起双刀,走向辛子骏。

    ·

    但那人手中也提着刀——不,那人自出现起,手中的长刀便扛在肩上,锋利的刀刃对准他迎来的方向,比起迎接故友,却更像是预备着迎敌。

    郑柘走向她,拉起双刀。

    她看向郑柘,早有预料。

    天地间一声脆响,火光飞溅。

    长刀划出一条漂亮的圆弧,远远地飞出去,插进泥土。

    与此同时,爽朗的笑声骤然响起,将那对凶悍的双刀拦在原地。

    ·

    “哈哈哈……方才还能拿得动刀,没想到这一会儿,便连握刀的力气都没有了!”子骏笑得高兴,“好哥哥,我打得不好,你见笑了!”

    ·

    这一声哥哥,生生地逼停了郑柘的刀势。

    他沉沉开口:“你已经打得极好了。”

    子骏的眉眼里都是笑:“这还能落个夸奖?已远远不到我第一回打你的时候了!”

    郑柘的杀意隐忍下去,他望着这张灵动的笑脸,盯着那笑脸下脖颈间乌紫色掩盖不住的烂疮,欲言又止,憋了许久,却只道:“你的病,不是一直在将养么?怎的不到一月,便恶化成了这样?”

    “要养病,也得先看这人愿不愿意活。”

    郑柘挑眉:“你不想活?”

    “想呀,我怎么不想?”子骏耸肩,“可你看我这样,三天两头发病,统共没有几月可活,稍一泄劲,便连刀也拿不动了……好哥哥,我哪里是不想活,我是活不了了呀。”

    “那你又何苦跑到我这里来,非要挨这么一下?”

    子骏嘻嘻一笑:“因为快活!”

    “呵,”郑柘嘲道,“只怕今夜,只有你还这么快活。”

    “是啊,若是我没记错,三日后,你便要去交差了?”子骏歪头看看郑柘身后,“你弄来他们想要的那一个了吗?”

    郑柘不语。

    “若没有……便将这个带去吧。”

    她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头颅。

    “什么意思?”郑柘顺着她的手指瞥了一眼,旋即瞪大了眼,抢声道,“不行!你要做什么?!你想替他?!不行,不行……辛姑娘,你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我不能对你下手!”

    “哈哈哈哈……你怎的这样慌里慌张的!”子骏连连摆手,“不是、不是!你听我说,你不对我动手,我也没几日可活了。汴京城里埋人不大方便,干脆就在这里了结,也算帮他们做了件好事嘛。”

    郑柘梗着脖子,冷冷道:“别打这个主意……你快走!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想法子解决!”

    “可你解决不了呀!”子骏认真道,把脸凑近郑柘,“那样的一张脸,你应该没再见过比我更像的了吧?”

    黑衣的刀客再度陷入沉默。

    是啊……他想。

    不可能再有人,比你更像他了。

    ·

    “你……不怕吗?”

    ·

    “怕的话,谁会来找你!”

    ·

    “你与他非亲非故,为何要做到这一步……”

    ·

    “是呀,可梁山的人告诉我,是他在性命垂危之时,仍旧拼死把我带出了东昌府。我不过是一报还一报罢了。”

    ·

    “可我做不到。我不能……”

    ·

    子骏笑了。

    “你就给我个痛快吧,好哥哥,如今力气小了,没什么劲……我自己来,会很疼的。”

    ·

    郑柘狠狠地掐了一把自己。

    “你不该来这里找我……哪怕晚来一日,也能再活一日……”

    ·

    “我听人说过一句话,人活一世,只是图一朝痛快。如今我孑然一身,无依无靠、无规无矩,无牵无挂、无来无去,便让宋沅姐替我记着故事,景年兄弟替我记着我的刀法,再托你代我藏好那把刀……此外,也没有旁的值得挂念。柘哥,我现在已酣畅淋漓,这一生到此为止,也无甚遗憾了。”

    ·

    “那么,你可还有什么话,想要我带给什么人吗?”

    ·

    子骏托腮,寻思片刻,痛快道:“大概有一些,可眼下教我想,我却也想不起来了。罢了,等以后想起来时,再跟你说。”

    ·

    郑柘攥紧刀柄,咬紧牙关,深深吸了一口气。

    ·

    “辛姑娘……”

    “哎——其实我不大喜欢被叫姑娘。”子骏打断道,一双眼笑意盈盈,“柘哥,最后一件事,便托你替我记着吧。我呢,名叫辛萦,你若愿意这么叫我,可叫我一声萦萦。”

    “好。……”

    郑柘紧紧抿着唇,可打战的牙缝里,却怎样也无法挤出一个不成调的名字。

    他忽然感到害怕,感到恐惧……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畏惧过要杀一个人。

    雨水从脸上一行行地滑落下来,滴答在地。

    他举起刀来,刀身映出辛萦干净而释然的笑脸。

    “我本该有一个妹妹,若她没有夭折,大概与你是一般大的。”他喉头上下滚动,干涩道,“妹子,明年今日,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你带去山东……把你带回家去。”

    “嗯!”

    子骏没介意他不肯叫那一声,只是笑得快意非常。

    她找了块空地,整了整衣襟,将刀捡回来,爱惜地擦了几遍,继而蹒跚地扶着刀站稳,站立,站得笔直。

    她望向东边的天空。

    那里云层淡淡一抹,大约再过两个时辰,太阳就将从那里升起。

    ·

    双刀举起来,横在她颈项间。

    ·

    她没有再回头。

    ·

    只是眺望着故乡的方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听师父说,山东极东有座仙山,仙山上住着长生不死的仙人,每到日出之前,仙人便会驾起十匹仙马拉的神车,奔驰在仙山大海之上,引领太阳从海底升起,以免太阳迷失方向。

    太阳怎么会迷失方向呢?

    她不明白。她最后也没有明白。

    可她忽然明白了师姐曾教她念过的一句诗文:

    ·

    “乘骐骥以驰骋兮……”

    ·

    来吾道夫先路。

    ·

    ·

    白光闪烁。

    白光熄灭。

    ·

    君不见,滔天碧血,鬼呜神咽。

    ·

    (未完待续,第92章择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