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汉末风云录 > 第19章 身世 1

第19章 身世 1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么成为他们的附庸,世代不断发展,也要百十年后才能发家旺族。想必也非你所愿。”乌雅夫人的话犹如一个重磅炸弹,将尹铭炸得分不清东西南北。

    见到洛叔与吕布听得连连点头,尹铭自己却是连头都大了几分,早听说汉唐时期士族拥有真正的统治力量,如今自己却是一文不名的傻小子,连这道坎都难过,更别说妄想着纵横三国,一统天下。

    尹铭现在只觉心中堵得慌,全身乏力,颓废的低下了他高昂的头颅。

    “泽儿!这就让你如此颓废,如此不堪了吗?那你还如何开创不朽之基业,还敢言将你的旗帜,插到所有太阳能够照耀到的地方?”看着尹铭痛苦、沮丧、怅然若失的样子,乌雅夫人着实为他难过,但乌雅夫人并不想自己的儿子是如此禁不起打击的。如果这点打击也受不了,以后如何实现他自己心中的理想。是以恼怒甚过伤心,手指尹铭大声喝叱道。

    尹铭凛然一动,身躯巨震,猛然抬头望向气的浑身颤抖的乌雅夫人,蓦然清醒过来,双目虎瞪,昂首挺胸,心中傲气冲天。毕恭毕敬的,向他的母亲乌雅夫人,深深的鞠上一恭。说道:“母亲大人责备的极是,儿自铭记于心。”又对着洛叔及吕布鞠上一恭,沉声道:“让洛叔及大哥担心了,铭年少轻狂,望日后多多教诲,铭深感之。”此刻,尹铭知道自己,再不是先前似游戏一般的心情了。这,不是游戏,是要求他无时无刻,都要打起万分精神去应对的汉末乱世。这一刻起,尹铭已经完完全全的,融入到这东汉末年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好,这才是娘的好孩子,娘早就说过我儿是个大英雄,一个盖世大英雄。”乌雅夫人见到尹铭从新振作,喜极而泣道。

    “这才是我熟悉的兄弟,大哥还要跟着你征战天下了。”吕布难得的放声大叫道。

    “好,好,好!泽公子谦逊有礼,又能礼节下士,此非常人所能。泽公子日后飞黄腾达了,可不要忘了洛叔这个老头子啊!”洛叔悄然抹去眼角的泪水,嬉笑道。

    “洛叔哪能呢!”尹铭笑着一把搂住洛叔的肩膀说道,然后又问乌雅夫人道:“娘,您说说看,我们将怎么去见那些个士族大家?”清醒过来的尹铭显得十分精明,听出了乌雅夫人刚才的话里有话,只是刚刚一时失神不察而已。

    乌雅夫人明媚动人的大眼睛白了尹铭一眼,抚媚之间带动万般风情,看得三个男人恍如醉酒一般,自己却浑然不觉的说道:“要想不沦为士族们的附庸,就只能与其平等相交。”说完见三个男人毫无反应,竟是一脸迷离痴醉之色,这才明白是自己一不小心惹的祸,娇躯一转背过身去,娇声喝道:“你们到底要不要听?”

    一声娇喝使三个男人从迷醉中惊醒过来,面面相觑。还是在‘后世’见多了美女的尹铭,首先反应过来,说道:“哦!对了,娘,您说与其平等相交,这怎么可能,我一个穷小子怎么跟他们平等的了呢?”

    “是啊,是啊!”洛叔与吕布拼命掩饰尴尬,随声附和道。

    乌雅夫人转过身来,看着尹铭问道:“我儿姓甚?”

    “尹啊!”尹铭不解其意道。

    “那你可知你姓氏的来历?”乌雅夫人又问道。

    “哦!我懂了。”尹铭终于明白了乌雅夫人的意思。对于自己的姓氏,尹铭还是了解一二的,于是回答道:“我尹氏一族得姓一般有三种说法:其一、以邑为氏相传,远古帝王少昊金天氏有子名般,担任工正官(掌管百工技巧),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后来,殷的子孙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姓尹。

    其二、商代初年的相国伊尹(名伊挚)的后人有一支以伊尹的官职尹为姓。故这一支尹姓出自伊姓。

    其三、以官得姓尹作为官名,主要存在于先秦时代。甲骨卜辞中有王令尹、多尹,为从事农作或做王寝之官,另外还有所谓的族尹,当为一族之长。尹氏以官(官名)得姓,产生于周代。尹作为官名,在商、西周时期是辅弼天子的大官,职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周宣王时一名叫兮甲的重臣,字伯吉甫,曾任师尹,以尹为氏,世称尹吉甫,尹氏因此得姓。”对于自己的姓氏尹铭知道的就是这么多了。

    “我知道本朝尹勋,与郭林宗、宗慈等被海内誉为‘八顾’。勋,巩县人,字伯元。伯父睦,为司徒;兄颂为太尉,家世衣冠,宗族位多显贵。惟勋独特清,不以势尚人。州郡礼命而不受,举为孝廉。三迁邯郸令,政绩优异,连举高第;五迁尚书今。廷熹年间(),桓帝欲诛大将军梁冀,勋参于其谋,被封为都乡侯,迁汝南太守。汉桓帝死后,汉灵帝刘宏即位,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而且这种斗争有愈演愈烈之势。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外戚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藩、尚书令尹勋等密谋,欲用武力手段消灭宦官集团。然而事情败露,宦官先发制人,发动宫廷政变,“挟天子以令诸侯”,挫败了窦武等人的军事行动窦武兵败被迫自杀。尹勋也受牵连,被关押在北寺狱,后不堪羞辱,于狱中自杀。而宦官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不但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而后挟天子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终生不得为官。尹勋族人受此事牵连,纷纷向四处逃亡。据说其中有一支逃至甘肃天水,在那里生根安家,逐渐壮大,发展成为望族。”洛叔在一旁为尹铭补充道。

    “汉初尹氏多在北地,如武帝时的酷吏尹齐;昭宣帝时的酷吏尹翁;成帝时的酷吏尹赏;成帝时的御史大夫尹忠。至于那些四处征战、出生入死的尹氏豪杰,如高祖时期的尹恢,尹尊,汉光武帝时的尹绥,更是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光武初年,掸舸一带形成了四大着姓做龙、傅、尹、董,他们为东汉统一西南做出过贡献。明帝时会稽太守尹兴,桓帝时的经学大师官至荆州太守的尹珍,出生于掸舸毋敛。尹珍因感到家乡文化落后,曾到汝南学习经书,学成后回乡教授,对南方的文化发展影响至深。”乌雅夫人看着洛叔点了点头,自己又将两汉时期尹氏的迁徙发展详细的告诉众人,乌雅夫人显然比洛叔知道的多的多。

    尹铭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姓氏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名人典故,好像竟出酷吏,豪杰名士也不少,尤其是桓帝时的尹珍以及桓灵二帝时的尹勋,一个是经学大师,矢志育人;一个是海内誉为‘八顾’的‘党人’尹勋。此二人在如今的汉末,想必是世人皆知,赫赫有名的名士大家,可惜都已经死了。至于武将豪杰,他却是闻所未闻,想来也不是什么名人吧。

    “可是,这有什么用?”吕布不解的说道。

    “娘想必是择其一支而立吧?”尹铭自然明白‘党人’在东汉士族的威望,也知道拥有显赫家族史对自己的重要,心中了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