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海阔凭鱼跃 > 第四十七章 宋江襄阳会上官

第四十七章 宋江襄阳会上官

作者:晴空流星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襄阳乃是历史名城,又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在这一带发生的大战不知有多少,三国时期更是围绕襄阳演绎出许许多多的精彩故事。这不仅是因为这里向来是鄂北重镇,更是因为它和徐州一样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所以也就成了四战之地。也是因为这里经历了太多的战斗,所以襄阳城建了毁,毁了建,一次比一次更坚固,一次比一次更高大。上官青云之所以能带着官军在李山彤的围攻下力保襄阳不失,一方面得益于外围的不断援助,另一方面就得益于城池的高大坚固。

    在两名节度副使衙门的旗牌迎接下,全身戎装的宋江等人穿过被烟熏火烤、箭射刀劈过无数次的城门,眼前的场景让他们猛地一惊:原本想象襄阳也是个繁华富足的都市,可映入眼帘的全是断壁残垣,遍地疮痍。原来在长期的城市防守战中,*近城墙的房屋大多被拆毁,砖石木料都用于了城防。襄阳街头看不见多少平民,能见到的也多是面有菜色,骨瘦如柴。不但平民是这样,就是官军也有不少人明显的营养不良。宋江暗想,这次想与上官大人谋些粮草,只怕是不能如愿了。

    果然,见了上官青云,对方对宋江大加夸赞,言语中对这个官职上比自己低不少的实力派十分的感激,但一提到粮草,还没等宋江说清楚来意,他就先哭起穷来,搞得宋江哭笑不得。上官青云出身望族,家中与当年的当朝首相、尚书左仆射曾布有姻亲关系。曾布倒台之后,他又与蔡京的弟弟、当年的枢密使蔡卞交往过密,因此在历次的官员清洗中非但没有遭到打击,而且一步步熬到了从三品的节度副使这样的高位。虽然本人走的是文官的道路,但实际上多是以军功累升,大家依然把他当作一位武将名宿来看待。几十年宦海沉浮,上官青云对于官场的枝枝蔓蔓早已了熟于胸,因此一眼就看出前来拜访的正五品将军所为何事,干脆先把皮球踢回去,眯起眼睛看这个在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如何作答。望着眼前这个年过五十的老将军,宋江只得拱手言败,答应从自己已经不多的军粮之中暂且分出一部份,解救襄阳城中的粮荒。此言一出,跟随前来的李应等人无不大摇其头,让宋江很有种“偷鸡不成反赊把米”的感觉,心里盘算如何能在今后把这个损失捞回来。

    他知道这个上官青云原本的*山早已倒台,如今在朝中并无有实力的后台,即使如此,他却能够多年屹立而不倒,为官之道可谓丰富精通,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没准将来可与此人做一番大大的生意呢。宋江执了一个后辈的礼,恭敬地请教道:“大人是国中名宿,军中砥柱,对国事、军事定有精深的见解。如今末将已与大人合兵一处,一切当为大人马首是瞻。大人以为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行事?”

    上官青云早就听说及时雨宋江的大名,如今见面感觉此子虽其貌不扬,但为人彬彬有礼,对自己很是尊重,出手又是一副仗义的样子,全无想象中的山寇反贼的粗鄙,吃对方一捧,心中也膨胀起来。不过多年的为官经历还是提醒他要低调一些:“老夫虚长几岁,见识却远不如将军深远。将军威名老夫早有耳闻,今日见面,名不虚传。想将军高瞻远瞩,定已有打算,不妨先讲来听听?”

    宋江见他推脱,暗骂一句老匹夫,但不得不开口:“大人谬赞。末将鼠目寸光,哪里有什么远见。为今之势,围城的贼兵已经溃走,眼见着不会再来威胁襄阳了,末将以为下一步要研究的是如何大军西进,直捣王庆的老巢。不过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下末将的部队和大人的麾下都无什么存粮,所以粮草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是后话。故而末将斗胆请老大人向朝廷催要粮草,不知大人意下如何?”上官青云拈着颌下刚髯微微点点头说:“将军所言甚是,无粮无饷难道要小的们喝着西北风剿贼不成?不过我们直接上书朝廷,朝中事务纷杂,批复缓慢,恐远水不解近渴。以老夫之见,将军不妨向顶头上司求援,以将军此次的战功,上面当为将军鼎力呼吁,这比我们人微言轻要管用一些吧。”

    他顿了一下又说:“老夫也修书枢密院以及武昌府的湖广路节度使卢大人,请他多多帮忙。不知将军以为如何啊?此外将军还可以多想一些办法,如果能就地解决则是更好了,免得粮草千里运输,耽误时日。”宋江见他说的诚恳,连忙点头称是:“大人德高望重,居功至伟,以少数军兵坚守襄阳数月,让王庆贼兵无功而返,如今又一举击破贼兵大营,首功当然属于大人的。末将执一帮学生后进,不过仰仗大人在襄阳城中的无敌威势震慑住了贼兵的魂魄,因而才侥幸打了几个胜仗。要说向朝廷讨要粮饷这样的难事,末将是真正的人微言轻,非大人出头不可的。”上官青云闻听,瞪着眼睛看了宋江片刻,随即呵呵大笑起来:“宋将军甚是风趣,一番重礼让老夫如何安心领受?”

    双方谈起湖北的民生,上官青云摇了摇头:“王庆这恶贼不是东西,为着私欲向占据的州县百姓狂征暴敛。”宋江正色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王庆如此行事,百姓岂会于他?看来他的败期不远了,大军西进想必会一呼百应。”上官提醒道:“王庆为人狡诈,善于蛊惑人心,手下又有几个头领能征惯战,宋将军虽然首战告捷,但不可轻敌哦。”宋江忙问:“大人久居湖广,对于王庆的底细想必熟悉,还请点拨一二。”上官青云粘着胡子想了想:“王庆手下的唐三长谙熟军机,司马琳深谋远虑,李山彤心思敏捷,还有个叫范希圣的谋士也广有智略,他们在湖北流窜了十来年,地理熟悉,官军若获胜,他们就藏到西面的大山里作流贼,故而难以尽数剿灭。老夫与他们打了十来年的交道,还是让他们做大了。看将军雄才大略,手下又多忠勇之士,倘能击败王庆,直逼房州,须设法断其退路,防止其进山远遁,以后又卷土重来。”宋江认真地听着,一一记下。两人又聊了一些闲话,宋江便起身告辞。临别的时候,他邀请上官青云改日到营中做客,上官打着哈哈说正想见识一下山东好汉的风采。

    回到城外大营,宋江把情况与众人说了,大家闻听都相视无语——原本去借粮的,却被人家打了秋风,唉,勒紧裤带忍几天吧!宋江找来吴用、柴进、萧让,商量着写了几封信:一封是写给顶头上司——威盛军兵马都总管符德安的,虽然这位正印都管主掌威盛军之后却推三阻四地一直不到任,但如此一份大功劳还是要让他来顶的,希望他看在自己的下属在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下旗开得胜,大败王庆贼军、解了襄阳之围的份上,出点口舌之力催要些粮草下来。第二封以宋江本人这个威盛军兵马副总管的名义直报朝廷枢密院,在报捷的同时请催粮草;第三封给老相识张叔夜大人,报喜的同时请他帮着想方设法催运些辎重来;第四封是给太尉宿元景的,内容与给张叔夜的相似;第五封是一封密信,命浪子燕青辛苦一趟去东京,一定把信亲手交给公孙胜。宋江的想法是,即使朝中有权臣把持朝政,蒙蔽圣上,我也一定要在关键的环节上把真实的情况通过非正规的渠道上达天听。

    ()

    http://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