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山野闲农 > 第五十三章 蹭婚礼

第五十三章 蹭婚礼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挂了苏乐康的电话,唐西立马就给苏白打过去。等了好久那边才接通,一接通,就挺大一阵嘈杂的声音传过来。

    唐西不自觉的把声音提高,问道:“苏白,你干嘛呢?”

    “参加别人的婚礼,好好玩啊”唐西从电话里就能提高到这姑娘现在有多么高兴。

    “你给我发个定位,我等会儿过来”。

    “啊,你也要来”苏白很惊奇的问道:“你也想蹭别人的婚礼啊,你等着,我现在就发给你”。

    唐西很是无语,谁想蹭婚礼了,要不是你哥哥怕你吃亏,让我看着点你,我才懒得来呢。想归想,唐西在收到定位后还是马上开吃赶过去。

    位置还是比较远,有小三十里路,唐西开着皮卡花了二十多分钟才赶到。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坐落在山脚下,村前是一条不大的小河。

    唐西按照导航的指示到达时,这个村子正热闹着呢。鞭炮声带着人们的喊叫声,热闹非凡。整个村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

    唐西把车停在河边的一个空地上,这里停着好多车,一看就是今天的婚车和参加婚礼的一些车辆。

    看车的是一个老爷爷,看到唐西停好车下来,从坐着的小马扎上起身,问道:“你是来给小军贺婚礼的?”

    “啊,对对”唐西顺着答道,同时也知道了新郎的名字。

    老爷爷到是没有多想,主要是想不到会有人跑到村子里蹭婚礼。他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递给唐西。

    唐西接过来拿在手上。这根烟是有讲究的,叫做迎客,这是周边通用的礼仪。在乡下村里,每次遇到红白事,都是全村人一起操办。

    每次有这种大事,主家都要提前一天,拿着好烟挨家挨户上门邀请乡众。这时候,被邀请的人家,都会在晚上的时候派一个人到主家去。

    到了晚饭时候,全村各家代表一起聚在主家,由主家拿出好饭菜招待。席间,村里的四老或者有威望的人,就开始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选出一个村里公认有能力会办事的青壮,作为这件事的大管家,负责统筹第二天的一切事情。再选出几个年龄比较大,在周边认识人多的,负责在村子几条路口接待客人,这叫知客。

    剩下比较年轻的,则是跑腿,端菜,干体力活的。

    负责在路口接客人的,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辨来人是不是来参加婚礼的,是主角那边的亲朋好友,是普通乡众随份子,还是主家重要的亲戚。

    这些都要知客都要分清楚,接下来他们要和客人简单攀谈几句,说些感谢大话,给男的发一支烟,这支烟不管客人吸不吸烟,都要接着。有些地方也会给女的也发烟。

    发完烟,知客就会让等在一旁村里的小伙子带着客人去主家。这位老爷爷也是这样做的,给唐西发完烟,就对躲在树下玩手机的一个小伙子喊道:“良子,这是小军的同学,你带过去”。

    “好嘞”小伙子收起手机,三两步跑过来,脸上挂着笑说道:“你好,你跟着我”。

    告别老爷爷,跟着小伙子走了一段路,唐西问道:“做知客的老爷子怎么知道我是小军的同学”。

    带路的小伙子看起来十七八岁,看起来愣愣的,听到唐西问话,侧着身子,摸着头说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今天来了好多小军哥的同学,都和你一样是开车来的,七爷爷可能就是这么分清楚的”。

    “老爷子眼光很准”唐西顺道一记马屁,现在不但知道了新郎的名字,还有一个身份,等下不会太尴尬。

    结婚的这家人在村子中间,唐西跟着小伙子转了两个弯才到。这家看起来条件不错,院子是新建的,正面是一栋三层的乡村别墅,两边是两座平房。

    院子也很宽敞,因为要过红事,院子上门架着一张用红布做成的遮阳篷。这也是乡下的特色,有红白事,尤其是主家人脉广,认识的人多的时候。

    主家就会在院里设几桌酒席,作为流水席。这主要是招待四乡八邻,周边村里的乡众的。周边的乡亲们,随到随吃,吃完就走。

    而从远处来的客人,或者主家的重要客人,就不会安排到流水席,而是要请到房间里坐席,接受主家敬酒的。

    在这里,请到哪个房间也有说法。一般来说,主家的上房正厅,会有两个席面,专门用来招待新娘的娘家人和新郎的舅舅家。这就是俗话说的娘亲舅大,也是乡下俗称的上客舅家。

    除了这两家重要的客人,还有一家就是新郎父亲的舅舅家,这也是要请的客人。这也算上客舅家。

    这里有人可能会有人问,上房正席只有两个,但是上客却有三家,怎么坐呢?老辈有一套很完整的处理办法。

    在乡下,结婚都是按照老传统来的,接新娘的时候一般在早上。太阳还没升起,迎亲队伍就要出发,太阳刚刚升起,新娘就要接回新郎家。

    所以正常情况,新娘的娘家人就会在早上九点多送亲过来,一番招待之后,差不多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就要离开。

    而新郎父亲的舅舅家,一般就会在十二点之后才来。两家完美的避开,主家的上席也就能顺利的接待所有的上客。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当新郎的爷爷还健在,那么他爷爷的舅舅家也要作为上客来招待。

    这波客人就很特殊了,他们有一个很任性的权利。作为主家最高辈份的上客,能够享有随到随进上席的权利。也就是说,当他们到来的时候,不管上席是不是有人,坐的是什么人,都要马上给人家让位置。

    这个传统的规矩看起来很不合理,有可能会在喜庆的日子引发不愉快。但是它却有它独特的作用。

    因为这项规矩是检验主家为人处事,能不能和亲朋好友和睦相处,有没有做过一些让别人看不过去的事情。

    要是主家为人处事都,在四乡八邻中的风评都很好。这波特殊的客人,在来之前就会和主家提前沟通,双方约定好到来的时间,让主家不至于难堪。

    要是主家名声不好,做的事情让这些人看不过眼,他们就会不打招呼,随时突然到来,故意给主家难堪。当然这种事一般是不会发生的,毕竟这是主家的喜事,大家都希望和和美美的。

    不过有一件事,一旦发生,必然会让这波特殊的客人做出这种极端的事情,那就是主家不孝敬老人。

    大家可以想一下,这波特殊的客人,是新郎爷爷的舅舅家。那么一旦新郎家发生不孝敬老人的事情,新郎的爷爷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受苦的人。

    一般情况下,一个老人,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儿孙,一旦儿孙不孝,那么他的生活可能就很难过。

    而按照乡下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人这一辈子,最割不断的就是娘舅之情。小的时候不懂规矩,舅舅有教规矩的权利,长大后,做出混账事,舅舅也有权利管教。而老了之后,可能舅舅没了,但是舅舅家的人有尾他撑腰,讨公道的义务。

    所以这个传统规矩,表面看起来不合理。却也有有他独特的作用,是对我们中国最重视的孝道的督促,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规矩。

    唐西的身份是新郎的同学,自然坐不了上席,也不能吃流水席。所以他就被院里的接待,安排在大门右侧的平房里。

    进去的时候,唐西还担心自己被识破,毕竟这里都是新郎的同学朋友,万一人家问起来露馅了怎么办。

    不过唐西显然担心有点多余,他进去后看到房间里面坐着七个人,分成三波在聊天,显然互相也不认识。

    唐西和这些人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坐在靠窗户的地方,给苏白打发信息,问她在什么位置。不过好像苏白那边没有看到唐西的信息,好半天都没有回过来。

    唐西等的着急,这地方呆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露馅,要赶快找到苏白,在被发现之前离开。显然坐着等不是个办法,唐西悄悄的从房间溜出来。

    不过一出门就被发现了,能在院子里照顾流水席的,可都是每个村里最后眼力见的,他们能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唐西出来自然就被发现。

    “小军同学是吧,你有事吗?”院子里照顾客人中年汉子笑着问道。

    “厕所在哪里?”唐西临时编造一个理由。

    “就在后院,我让人带你去”说完他就叫了一个和唐西差不多年纪的男子过来,让他给唐西带路。

    唐西上厕所是假,打听苏白的下落是真。他跟着这个男子出来院门,就问道:“麻烦问一下,今天有没有来过一个很爱笑的女孩子,个头到我肩膀这里,穿着宽牛仔裤,白色长袖”。

    “你是她什么人?”唐西还没有描述完,领路的男子就反问道,显然她知道苏白。

    唐西解释道:“我是她朋友,过来找她的”。

    “你不会也是假冒小军的同学吧?”领路男子停下问道。

    这就尴尬了,没想到两句话就被识破。唐西没有说话,只是尴尬的笑了笑。领路男子一看就明白,忍不住笑到:“你们两个真是朋友,一个冒充新娘朋友,一个冒充新郎同学”。

    看到男子识破了也不追究,唐西硬着头皮问道:“你知道我朋友现在在哪里吗?”

    “就在前面,顺路”说完他在前面继续领路,唐西跟在后面。绕过墙角,就看到后面是一块不大的空地,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很是热闹。

    这时候,唐西隐隐约约听到苏白的喊叫声:“画个眼镜,墨镜,墨镜”。

    唐西转了半圈,就看到苏白和几个不认识姑娘手拉手站在一边,朝着人群中间大声的喊着。看起来玩的很开心。

    唐西突然也玩心大起,偷偷的拿出手机,把苏白的疯疯癫癫的样子给录下来,等以后放给她看,相比很刺激。

    苏白可不知道唐西在录自己的黑材料呢,还在使劲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