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梁山不老 > 第59章 审出案中案

第59章 审出案中案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么久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我们终于可以揭开这个谜团了。

    “他说了什么?”黄钺问道。

    梁一刀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他承认了自己是那个三司使之一度支使赵无穷派来刺杀副殿帅的。”

    我心中一惊,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这个黑衣人只是一个小角色,没想到他竟然是那个三司使之一的度支使赵无穷派来的杀手。

    “他还说了什么?”黄钺追问。

    梁一刀继续说道:“他说他们最近在策划一起大规模的行动,目标是与空心敌台案有关的证人。”

    我和黄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如果这个团伙得逞,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阻止他们的计划。

    “有没有具体的行动时间和地点?”黄钺问道。

    梁一刀摇了摇头,“他没有说。”

    我感到有些失望,这个答案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太多的线索。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计划。

    皇上赵佶这段时间正为前时查出的空心敌台案不能尽快结案发怒,这会又遇上了私铸钱币和谋杀朝臣案,这可是怒上加怒。急的又咳咳咳地干咳起来。

    梁太尉不免又要安慰几句,说道:“陛下不必发怒,这是喜事呢!”

    赵佶怒道:“这等时候,太尉以为喜从何来?”

    梁太尉笑道:“不是这个谋杀朝臣案发,陛下何曾知晓地方大员私铸钱币?假如藩镇再有铸币权,就离安史之乱不远矣!”

    赵佶一时转怒为喜,笑道:“太尉总能发现新意,真乃朕之股肱之臣!”

    梁太尉笑道:“不是老臣,陛下福将另有其人!”

    赵佶转眼看我,笑道:“前时宿太尉说,李逵无野心,可堪大用。以朕之见,李将军真乃朕之福将也!前时传授鸳鸯阵法,后有打造空心敌台,还查出空心敌台贪腐之案,今有查出藩镇私铸钱币和皇亲国戚谋杀朝臣案。李将军真乃朕之福将也!”

    我躬身道:“这都是陛下之福和梁太尉的指教。我李逵一介粗人,懂得什么!”

    赵佶大笑道:“李将军是粗人?这真是我大宋最大的笑话!”

    梁太尉见赵佶说着说着又跑题了,离题万里,连忙笑道:“陛下,李逵之功日后再论,今日且说这藩镇私铸钱币和皇亲国戚谋杀朝臣案该如何查出处?”

    赵佶听说,又发怒道:“传旨!将藩镇私铸钱币和皇亲国戚谋杀朝臣案一同交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按律查办!由李逵将军持朕尚方剑督办!有拖延渎职者,先斩后奏!”

    梁太尉与我等齐道:“谨遵圣意!”

    我李逵一介武将,审理案子又关我何事?这哪里有饮酒、喝茶、坐着来的舒服?

    铁牛告诉您,宋朝的司法制度基本沿袭唐朝时期的制度,中央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宋初为加强皇帝对三大机关司法审判权的制约,又增置审刑院。凡全国地方上奏中央的案件,先送审刑院备案,再交大理寺审理、刑部复核后,复由审刑院详议,奏请皇帝裁决。大理寺是全国最高的司法审判机构。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刑部为中央最高的司法行政机构,同时负责复核大理寺所判流刑以上的案件。宋朝的刑部复核职能比前代增强。除这些机构外,宋朝还设立了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三个法定机关,专门受理直接向朝廷投诉的案件以及上诉的冤案。

    您看,宋朝不但有审刑院,还有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这都是我们前所未闻的。不是我们孤陋寡闻,是宋朝官僚系统随意性太强。

    不说这些没用的。我们说案件。

    这段时间,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可谓忙得焦头烂额。空心敌台贪腐案涉案人员就有皇亲国戚,藩镇私铸钱币案和皇亲国戚谋杀朝臣案又涉及皇亲国戚。别的案子查个人,查出来宣判杀头即可,这次三案皆是皇案,还有掌管皇族、宗室事务的宗正时时盯着,不谨慎谁敢?

    这就是案子迟迟不能结案的因素之一。

    于是,我领了圣旨,随传旨的李公公,就是那个收了我的银子,然后和我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太监,一同赴大理寺。

    大理寺最早出现于北齐,秦汉时期为廷尉,唐代成为九寺之一,而到了宋朝,大理寺虽然还是最高审判机构,但是却明显受到了制约。宋朝统治者秉持“法制立,然后万事有经,而治道可必”的思想,提出了:“立法不贵太重,而贵力行”的理念。意思是立法不应该太严苛,重要的是让百姓身体力行。那么宋朝的大理寺制度到底是怎样的,对比前朝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理寺的审判职能其实和刑部有所冲突重复,因此两者既有分工也有牵制。北宋初期,大理寺为慎刑机构,没有刑部吃香,它仅有断决地方上奏案件的权力,却没有开庭审理的资格。因此只是书面审断,设立的官员也比较简单。最高长官为判寺事,次官为少卿,都是由朝臣兼任,没有专职官员。神宗元丰改制后,大理寺恢复审判职能,以大理寺卿为长官,大理寺的官员才开始扩充,以幕府州府的官员补充大理寺,将京官改为检法官。同时完善了原本大理寺官员的空缺,长官重新变成了大理寺卿。而大理寺的职责和职务也有了新的变化,掌折狱、详刑、鞫谳之事,两少卿分领左断刑和右治狱。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大理寺卿改制后为从三品。元丰改制后,置卿一人,少卿二人,正二人,推丞四人,断丞六人,司直六人,评事十二人,主簿二人。值得一提的是,神宗元丰年间,大理寺的职务开始分为左右两部分,所有弹劾百官的案件、将领斩首以下存疑的案件,都归左隶断刑。司直来断案,大理寺丞评议,正审之。如果是其他纠察百官的案件,则由右隶来管理,还是寺丞审议,不过只需要由少卿来领导,大理寺卿只要看个大概即可。不过,大理寺卿同样还是绕不过一个机构,那就是刑部。《宋史》记载:“凡刑狱应审议者,上刑部。”凡是刑狱需要审议的,都要上报到刑部。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却要上报刑部,就连皇帝、中枢机构甚至部分权臣的制约也抢夺了大理寺的部分职能,这就让大理寺难以做到独立的审判,不得不说大理寺在宋朝混得确实够惨。

    大理寺卿在宋朝混得确实够惨,但他是从三品,而我这个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的品阶是正四品,他混得再惨,也比我大半级。按常理,我这个武将是要给他这个文官行礼的。但今天,我有赵佶的圣旨和尚方剑,他得以君礼参拜。

    设香案,读圣旨,集体参拜毕。李公公任务完成回宫复旨,我则留下来,了解案情。

    大理寺卿李光耀虽然和我李铁牛五百年前是一家,但他显然不屑于和我这个鲁莽的钦差大臣寒暄,一上来直接通报案情,而且通报得十分简略,简略得就像是怕我这个钦差大臣知道案情似的。这就有点过分了。

    我问道:“李大人,我李逵是个武夫,不懂得是非曲直,弯弯绕绕什么的,只想替陛下问一句,空心敌台贪腐案为何迟迟不能结案?”

    李光耀道:“李将军出身行伍,不知此案之难,故而迟迟不能结案。”

    我听他说我出身行伍,知道他鄙视武将,心中不喜,便问道:“李大人,难在何处?”

    李光耀道:“李将军,此案牵扯极广,恐难及时结案。”

    我笑道:“李大人,你说恐难及时结案,不知及时是几时?”

    李光耀道:“李将军,恐怕还得十天半月方可结案。”

    我正色道:“李大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十天半月太长,陛下只给你三天时间!”

    李光耀道:“李将军,三天时间恐怕不够。”

    我正色道:“李大人,陛下口谕,三天时间结不了案,你请辞吧!”

    李光耀道:“李将军,陛下是否有此口谕?三天时间恐怕不够。”

    我正色道:“李大人,陛下是否有此口谕?你自己去问陛下!三天时间结不了案,我以尚方剑取你项上人头!”

    李光耀道:“李将军,你......”

    我冷笑道:“李大人,别你了!你还有两天半时间,两天后,我捧剑督案!告辞!”

    我本来想帮这帮蠢材研判案情,他倒好,嫌我出身行伍,不知此案之难。那好,我就热脸不贴你这个冷屁股了。

    根据我提前安排的探子来报,这个贪腐案牵扯较广,涉及皇亲国戚多人,但案情基本明了。大理寺卿李光耀揣测不清皇上赵佶的意图,正在摇摆不定,而宗正赵崇柱又施压叫放过皇族。因此,迟迟结不了案。我假传皇上口谕,就是逼他秉公结案、快速结案。

    至于我是否假传了皇上口谕,当时只有我俩,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人不知。我到时来个死不认账,皇上还能咋滴?倘若惹生气了,我再来个反咬一口,说你娃诬告,看皇上信谁的?

    我在家和妻妾团聚,老婆孩子热炕头,舒舒服服过了两日,也不需上班。两天后,我叫上所有侍卫,叫梁一刀捧了赵佶赐的尚方剑,雄赳赳地奔赴大理寺。

    大理寺卿李光耀这回学乖了,也没叫门卫阻拦,也没摆官架子。听说我来了,匆匆出来迎接。而且,把我请到他的书房,叫我上座。还主动和我寒暄。寒暄之后,才说案情。这回也说得很详细。其实,也就是个态度。我是本案的经历者,基本案情也许我比他还熟悉。听他说,本案涉案大小官员28人,涉及皇亲国戚5人,涉案大型城池主官25人,我这个本案的经历者也不免吃了一惊。一个小小的空心敌台涉及大小官员、皇亲国戚58人,可见,堂堂大宋腐烂到了何等地步。

    李光耀笑道:“李帅,您看,此案如何结案?”

    我见这娃称呼我为“李帅”了,也不藏着掖着,道:“秉公结案!”

    李光耀笑道:“李帅,不知陛下是否有意偏袒皇家?”

    我道:“这个无需顾虑,有我担着,你只管秉公结案即可!”

    李光耀笑道:“李帅,既然这样,我先报给刑部审核,御史台监督。”

    我笑道:“这次先绕过刑部、御史台,你我二人先进宫禀明陛下再审核不迟。”

    李光耀面露喜色,笑道:“有李帅担着,我怕他刑部、御史台什么?不过为秉公结案多设置了两道障碍罢了!”

    我笑道:“这就对了,李大人也是性情中人,对我胃口。他娘的,审个案子,这个说情,那个阻扰,还怎么秉公结案?李大人快快安排奏折吧!”

    李光耀大笑道:“知我者李帅也!我便立刻安排!”

    您以为大理寺卿李光耀为何如此高兴?就是因为宋初中央三大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太宗时又在宫中增置审刑院,复核大理寺所裁断的案件,监督刑部的复核工作,实际上是代表皇帝控制司法。这样,机构重叠、职权重复,使得司法程序更加混乱。因此,宋神宗撤销审刑院,其复核职能划归刑部。其中大理寺是中央审判机关(“理”是对法官的称呼、“寺”指官署),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同时对刑部移送的死刑与疑难案件具有重审权;刑部有权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并对大理寺与地方上报的案件具有复核权;而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可称得上是皇帝的“耳目之司”,监督各级官吏和大理寺、刑部的审判工作,并参与疑难案件的审判和受理行政诉讼案件。也就是说,名义上大理寺是最高审判机构,但上面还有刑部和御史台两个找茬的婆婆,事事掣肘。如果再有朝廷大员监审,就更难有独立的审判权。

    所以,大理寺卿李光耀第一次遇到我这么个随和宽容的钦差大臣,自然喜不自胜。喜不自胜之后,便匆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