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带着老婆回五代 > 第115章 验收道路

第115章 验收道路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总之,本世子不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僧人!

    我们还需要打仗、需要建设、需要民生。

    大家都去念经,如何使得?”

    见释不忠还在思索,李继岌继续说道:“你等师兄弟既然前来投奔本世子,就不必持有执念,应当做到佛在心中,无处不佛。

    如果你参透了,真正悟透了,即使还俗也无不可,也可继续修佛!”

    释不忠说道:“世子所言,振聋发聩。小僧就与各位师兄弟商量,还俗!”

    李继岌着急了,说道:“这个不急,急的是你们赶紧草拟出政工学院的教材,既要突出忠君爱民的理念,又不得宣扬佛法!”

    释不忠行礼道:“小僧遵命!”

    韩延徽熟读经典,对历朝历代的民政管理颇有心得,所以,民政学院的授课,只能是他代劳了。

    李继岌心里很急切,因为说不定啥时候,李舜弦就会被王衍抢进宫去,那还得了?

    但是,现在学院的课程和授课教授还没配齐,怎么也要等到三个月后,各个学院的教学步入正轨,才能出发。

    后面的日子,李继岌忙的不可开交,白天要去河东大学讲课,晚间还要编撰教材,把脑子里装着的东西,全部写在纸上。

    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

    两个月过去,通往幽州和东出娘子关的两条水泥路胜利完工。

    李继岌豪情大发,带着韩延徽、张瓘、李过分等一行人,准备跑一趟高速。王思同则在60里外的第一个补给站等着。

    因为水泥路面对马蹄的损害非常大,所以大家都没有骑马,而是坐着新式的四轮马车。

    这也是李继岌不怕契丹顺着水泥路快速南下的原因,因为跑不了一百里路,马儿的蹄子就会因为没有缓冲的剧烈撞击而酸痛,甚至蹄筋断裂。

    但是作为拉马车的马匹就没有这个问题,是因为速度慢。

    通常承载了战士的战马奔跑起来以后,一般能达到时速60里左右。

    而马车的速度,最多也就是时速30里。

    李继岌想着,如果今年冬天,李从泰才能够从海南带回来橡胶,那么就可以做马蹄垫,用来缓冲马蹄与水泥路面的撞击。

    不过,这个马蹄垫子,售卖价格一定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想。

    李继岌让众人分成几组,每组三人共乘一辆马车。

    李继岌的马车在中间。

    李继岌的座位也在中间。

    这几辆四轮马车,是专门为人乘坐而定制的,就像后世的观光车,最前面是三匹马,然后是赶车的司机,后面是车厢,两侧都是双门对开的那种。

    穿越到五代时期的晋阳城,李继岌还是以第一次出行。

    就像前世经常的郊游一样,李继岌很兴奋。

    四月,已经遍地芬芳,花繁叶茂。

    一行人坐上马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快速前行。

    韩延徽彻底被李继岌征服。

    这样宽敞平直的道路,两个月修了一千里!

    另外一条通往幽州的路也已经完工。

    如果照这个这个方式,每前进百里就修筑一座城堡,且形成网状,城堡间的土地上布满集镇,大面积向北延伸,契丹就只剩下被同化一条路了。

    李继岌左边周光辅,右边大师兄,都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显然,李继岌兴致很高。

    这次叫上周光辅同行,就是要让这个子弟军的军长熟悉一下水泥路的情况,为以后出兵做好准备。

    周光辅说道:“世子,以现在的速度,差不多一个时辰六十里,一天就算七八个时辰,也可行军四百多里,天下罕有啊!”

    李继岌说道:“正是。不过,这条路最重要的是保证后勤物资的快速运送,骑兵和步兵的用处还在其次。”

    周光辅抚掌:“世子大善!”

    一个时辰以后,马车队伍到达补给站,王思同早已在外迎接。

    王思同亲自搀扶李继岌下了马车,说道:“世子辛苦!”

    李继岌大笑道:“辛苦的是你!这次筑路有功,你就享受团长的待遇吧!”

    王思同连忙行礼,道:“谢世子!”

    补给站如同后世的高速服务区,是按照李继岌的意思修建的。

    但有一处,李继岌却是不曾知道。

    补给站除过餐食、住宿、修整之外,还有一处马厩。

    李继岌问道:“这马厩是何用处?”

    王思同忙道:“小臣自作主张,请世子处罚!”

    李继岌:“你先说说。”

    王思同:“小臣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军事,二是民商。

    大军出征,必有损耗,马匹也是。

    每处补给站,准备几十匹马,以备调换,不至于影响行军。

    商队也是如此,会有马匹力尽而衰。

    倘若赶路,来不及休息,就可用此处的马匹调换,当然,商队要付钱!”

    李继岌笑道:“大善!王思同,就依你之策,若你理顺所有路政,本世子许你一个刺史!”

    王思同却说:“小臣还是想去带兵征战!”

    李继岌:“不行!本世子知人善任,你就是最适合修路的那一个!

    即使要领军,那也要把路政搞好才行!

    这两条路已经完工,马上开始修通往河中、关中的路,一直到汉中。

    路修到汉中之时,就是你统军汉中之时!”

    王思同闻言大喜:“臣定不辱使命!”

    李继岌说道:“王思同,筑路的民工,银子可曾都发下去了?”

    王思同:“回世子,都发下去了。好多人要求继续跟着修路呢!”

    李继岌:“那倒是不必。

    路线沿途,都有百姓,该当分利。

    路修到哪里,就雇佣哪里的百姓,让他们先得到修路的好处。

    将来,路面还需要维护,也要交给他们,一个是为了方便,更重要的是稳固民心!”

    王思同:“近来,晋阳城安居小城的建设,培养出一大批包工头。

    他们还有意见,说晋王府现在的营生,都不够他们干的!”

    李继岌哈哈大笑:“胃口比老子还大!

    但这是民生工程,涉及到百姓的生命安危,绝不可掉以轻心。

    一定要派人严格执行我们的建筑标准!”

    李继岌又问张瓘:“现在,晋阳府的百姓收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