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贞观云记 > 第18章 道信僧

第18章 道信僧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8章

    肉飞仙——沈光。

    隋朝史上记载的能飞檐走壁的绝顶高手。

    在第一次征高句丽的时候,响应杨广的召集,加入隋朝大军,在征战中崭露头角,成为杨广的爱将,后来在江都宇文化及弑君后,他想要杀死宇文化及,为杨广报仇,结果事情做得不够周密,被人出卖,没有成功。

    他索性孤身一人刺杀万军之中的宇文化及,结果碰巧宇文化及出门了,也没有成功,他却被人发现,一番奋战之后,中箭身亡。

    这些是李智云能记起的关于沈光的历史,单看这历史,三姐就不能和他一起,这人太讲义气了,不能辨人,也不分轻重,三姐嫁给他,早晚成寡妇,于是他看着沈光的眼色,渐渐地冷下来。

    沈光却在李秀宁的要求下避开了他的眼光,转向李秀宁,问道:“宁娘,你的伤怎么样?”

    他看着李秀宁目光非常复杂,那是一种炙热如火的爱恋,一种爱而不得的遗憾,一种强烈忍耐下的克制,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惜,李智云瞥见他的眼睛,就知道这个男人没救了。

    李秀宁指给他看,“诺,就是这样,瘸了一条腿,需要休养三个月。”

    “对不起,我当时只想着救你——”

    “我又没有怪你,再说你要没出现,我就不是断腿了。”李秀宁安慰道。

    沈光仍是十分内疚,问道:“需要药材吗?司竹园里有许多药材——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帮你采回来。”

    李秀宁不满的说道:“你怎么还在司竹园啊?我告诉过你了,那里是皇家的猎场,被人抓到就是个死!”

    “想抓到我——他们也得有那个本事啊!”沈光轻笑,接着凑近了些,看着李秀宁的腿上的石膏护具,说道:“这种包扎的方法,倒是挺特别的。”

    “我弟弟弄得——”李秀宁答道。忽然间就生气了,她恨恨的说道:“马上就到敦化坊了,一个月没见,你只想和我说这些吗?”

    沈光沉默地望着她。

    “你说话啊,我就要嫁人了,就在明年的七月份。”李秀宁满脸的泪水。

    沈光惨然一笑,低声说道:“柴嗣业那小子,真是好福气!”

    李秀宁抓起矮几上的砚台,就要砸过去,沈光却是躲也不躲的怔怔地望着她。

    然而砚台终究是没有砸过去,残留的墨汁缓缓地从雪白如藕的小臂流下,旁边的李智云连忙从三姐手中接下砚台,轻轻地放回矮几之上,又拿起麻布帮她擦手臂上的墨汁。

    “当时你不是这么说的!”李秀宁委屈的抽噎着说。

    “当时!”沈光苦笑,“当时,你也没说,你是唐国公的嫡女——”

    “唐国公这三个字,就让你这么害怕吗?”

    “对!”沈光声音低落,却将头垂得更低。“这三个字对我来说,就是不可逾越的大山。”

    “滚!”李秀宁怒喝道,“你不是沈光,沈光是大英雄,他什么都不怕!”

    沈光低垂着头,双手抱拳行礼,声音略显哽咽的说道:“宁娘保重,沈光告辞。”说完,转身从车门处跃下,落地时踉跄了几步,却头也不回的消失在街口。

    “你——”李秀宁当时就后悔了,哭着骂道:“沈光,你是个混蛋!”说完,就呜呜的哭了起来。

    李智云连忙安慰,她的腿虽然接好了,但仍不能情绪太激动。

    “稚儿,你说他怎么变了?”李秀宁泪眼婆娑的问道:“他原来不是这样的,虽然清贫,但是志向高洁,虽然身陷贼窝,可是却从不欺凌弱小——”

    李智云叹了一口气,果然侠盗罗宾这样的人,最容易捕获贵族少女的心。危险、刺激的生活,对她们这些生活无忧的无知少女,诱惑力太大了,连青史留名的平阳公主也不例外。

    不过,沈光还是不错的,至少他对三姐的感情应该是真的,否则就不会知难而退了。

    看着她悲伤欲绝的模样,李智云很心疼,于是俯在矮几上,写了一行字,拿给她看。

    “两袖清风怎敢误佳人。”

    “胡说——”李秀宁先是一愣,随后怒道:“当年爹爹有什么?不过就是一个千牛备身,不也把长安城最美的花摘回家了吗?”

    李智云知道她说的是李渊当年雀屏中选的往事,但那能比吗?李渊当时至少是唐国公,他的背后还有文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两座大神,沈光有什么?穷屌丝一个,他要把三姐娶回家,恐怕连这位大小姐的一顿饭都管不起。

    但这些不能和李秀宁说,至少现在不能说,这时候的女人不讲道理的。可还必须让她发泄出来,不然对她的身体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他又写道:爹和母亲不会同意你嫁给沈光。

    李秀宁沉默一下,忽然无比认真的说道:“但是我会同意,我会跟着他走,四海为家、浪迹天涯也不怕,家徒四壁,风餐露宿也不后悔。”

    李智云心中一颤,他能感觉三姐说的是真心话,但刚刚在皇城,她还逼迫柴绍发誓——难道是人格分裂?

    “你认真的?”李智云写道。

    李秀宁决然的点头。

    “柴绍怎么办?”

    她坚决的眼神,立时陷入迷茫,连哭声也停了——李智云如释重负,还好不是人格分裂,或者说不是很严重,否则在这个宁娘的意识里,根本就不会有柴绍的存在。

    这个问题很复杂,只能是慢慢疏导,让时间来治愈。

    车里忽然弥漫起烟雾,刺鼻的焦糊味道,熏得人头昏脑涨,马车也缓缓地靠边停了下来。

    着火了吗?

    李智云趴在车窗向外看,只见外面烟雾缭绕中,走来一队和尚,他们抬着各种各样的泥塑神像,将手中的一叠叠黄纸,投入燃烧的火炉之中,每投一次,都会有一位和尚高喊:

    赵家信男奉上铜钱一百文——

    周家信女奉上铜钱三百文——

    ……

    他皱起眉头,因为看到一些彪悍的大汉,正强行将一叠叠地黄纸,塞给路人,分发给谁,谁就要掏钱出来,然后有专门的和尚登记姓名,交给唱名的人。

    要是不愿意掏钱,就被那些大汉拉拽到小巷子里,一顿毒打……

    “把车门关好,窗帘也放下来。”李秀宁吩咐道,“不要看了,否则那群和尚就会过来问你要钱——”

    李智云听话的照做,但心里却是奇怪,这大街上公开抢劫,官府就不管吗?隋朝的和尚都这么嚣张的吗?

    李秀宁看到弟弟的神色凝重,以为他在担心和尚们过来,解释道:“只要放下车帘,他们就不敢过来,只会欺负普通百姓。”

    “官府呢?”李智云写道。

    “官府会分三成的份子。”李秀宁平静的回答。

    “和尚都该死!”

    李智云满心愤怒,这是什么玩意儿啊,受上一世的影响,他对佛教印象就不怎么好,现在看到这些和尚,借传道为名,行抢劫为实的行为,更是难以接受。

    看着他气鼓鼓的,明明只有六岁,却扮成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李秀宁扑哧一声笑了,提醒道:“你可别惹他们啊,这些和尚是皇后娘娘请来的。”

    萧皇后?李智云一怔,他绝对想不到这事会和萧皇后有关。

    “好笑吧!”李秀宁满眼嘲弄的,叹道:“萧衍三次把自己卖给和尚们,最后被活活饿死,可是兰陵萧氏的子孙依旧笃信佛教——这大概就是执迷不悟吧?”

    “非也,善因非一人之善因,恶果是一人之恶果,世人多愚昧,不肯参悟禅道,方有诸多怨恨。萧氏子孙,不计恶果,虔诚礼佛,方是真正的佛门居士。”一个声音从车顶处回道,他声音洪亮,立时惊动了护卫。

    “什么人?给我下来!”李孝恭喝道。

    “贫僧道信,斗胆请小施主一见。”

    “你是道信大师?被先皇封为国师的那个和尚?”李秀宁发问。

    “贫僧正是道信,但佛法未精,不敢受国师称号。”

    “你要见我弟弟吗?”李秀宁满脸不解的望着弟弟。

    可李智云同样懵逼,身为禅宗四宗的道信,见自己这个无名小卒干什么?不对,外面已经传他是傻子,不能算无名小卒,但这高僧见傻子干嘛?

    “阿弥陀佛,贫僧受佛祖点化,唐国公幼子李智云是佛子转世,乃天下最具慧根之人,所以前来接引他——”【我记不清了,好像禅宗是不说阿弥陀佛的,但咱这是小说,就不要较真了。】

    “他来接你当和尚?”李秀宁奇道,大眼睛地望着弟弟,旋即反应过来,骂道:“滚,死秃驴,我们家的人不当和尚。”

    “女施主息怒,贫僧只想见一面佛子,如果佛子不愿意出家,小僧绝不强求。”

    “不见!什么佛子,少骗人!你赶紧离开,不然我们就不客气了。”

    “阿弥陀佛!”道信念了一声佛号,就不再言语。

    看意思是不见到李智云,他不会离开。

    “要不就见他一面?”李秀宁低声问道。

    她自己是没主意了,又不能真的对道信出手,道信岁数不大,但此时已经非常有名望了,而且他与杨广关系密切,得罪了他,对李阀可没半点好处。

    佛门在世家大族里影响非常广,更何况她的娘亲窦氏就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要是让她知道自己敲了道信大宗师,不管舅舅多护着自己,肯定会受处罚。不对,舅舅也信佛,只会再罚一遍。

    李智云此时心跳得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难道这个道信真能感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否则怎么可能自己这近七年的时间,连大门都没有出过,这才出门他就找上自己——

    从史实上的记载来看,这道信是德道的高僧,难道他们真的能做到天人感应吗?这不可能——这不科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道信,道信和尚。脑海不断回忆着关于他的历史,对了,大医禅师。他不光是个和尚,还是个医生。

    妈的,李智云想到了原因——这秃驴搞不好刚刚见过孙思邈或者巢元方,上大爷这儿装神弄鬼来了——你还嫩点!

    想明白之后,心中大定,他坐在矮几前,拿起毛笔。怎么让他滚蛋呢?

    目光正好落在李秀宁的伤腿上,他忽然记起貌似疗伤神药田七就是这和尚发现,并应用到医学之中的——先让他出点血。

    “百斤野三七,可以一见。”他写道,然后交给车窗外的李孝恭。

    人参,灵芝,田七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可是无价之宝,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自然是越多越好,要不是怕吓跑了道信,他本来是想写万斤的。

    道信呆呆地看着那张写着条件的纸,没想到小孩子也如此难缠,说道:“佛子,这野三七产于滇地,且非深山幽谷不长,这百斤之数,实难达成。”

    “没有,不见!”又一张纸传了过来。

    “阿弥陀佛,贫僧这就想办法,佛子等贫僧归来——”道信说完,身形从车厢顶跃下,又跳上一堵矮墙,接着辗转腾挪的消失在密集的屋顶之上。

    看着他离去的身影,李智云感慨,这高人就是不一样,路都不用走的,不愧是后世敬仰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