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刺客信条:梦华录 > 捌拾柒·我意孤绝

捌拾柒·我意孤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夙夜不寐敢思重逢,物是人非难问死生——

    ·

    上回说到:景年来到洛阳当夜听闻贾家布坊突现惨案,一番探查之下,与新结识的江湖人士高义高戍阳一起还原了血案真相。在高戍阳的协助下,景年查明了血案凶手郑柘的逃窜路线,并向洛阳城北追踪过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本回分解。

    ·

    ·

    ·

    顺着高戍阳指点的方向,景年追向洛阳城以北。

    奔跑的风声满灌双耳,紧扎在腰间的袍子迎风鼓动,不安分的剑们相击相撞,发出躁动的声响。

    他如同一只满怀复仇之火的苍鹰,飞掠过无数屋宇草木,箭指北方。

    ——袭击贾家的人,除去郑柘,绝无其他!

    事到如今,一切已近明了。白一苛才回洛阳探亲,郑柘便离开东京紧随其后——盯梢两年,他还是不肯放过这落了单的刺客。他到底为何纠缠小白,景年打听了许久也无有线索,人们知道的只有两年来能被郑柘追杀还能活着回来的,只有白一苛。可今夜,连只是收养了小白的一家人都惨遭毒手,只怕这一回,他是彻底起了杀心!

    苍鹰已飞过白马寺上空,寺院的寂静将远处的噪声衬得愈发明显,景年分辨片刻,便知自己没有猜错,郑柘从后院翻出后并没有逃跑,而是转而去追杀已经得知家人遇害的小白,便调转方向,追着时隐时现的脚步声掠向白马寺东北方向的一座高塔。

    当年聚义之地,塔下曾有一片果林。夹杂着粗重喘息的脚步声消失在林中,景年不敢贸然进入树林,便轻身攀上树顶,在枝叶摩挲声中侧耳静听。很快,他便捕捉到果林尽头的高塔上传来一阵异样,好似塔上有什么重物掉了下去,接着便是一声闷响,脚下深林一颤,随后,一声惨叫划破寂静,撕心裂肺,回荡在林间,震彻人寰。

    是白一苛的声音。

    景年心道不好,当即循着方位钻入树林。惨叫声只响了片刻便戛然而止,漆黑的林道四通八达,他听不见声音,更看不到踪迹,只得闻着隐约弥漫开来的血气,摸到方才重物坠落的地方。

    高塔之下,年轻的刺客走出树林,停下了脚步。

    在他面前躺着的,是一个血肉模糊的、手脚扭曲的人。

    或者说,他所目击的,是白一苛惨不忍睹的尸体。

    ·

    深林尽头,戴着兜帽的白一苛倒在血泊中。

    四野无声,没有凶手的身影。

    景年迈着沉重的步子,艰难地走向前去,缓缓伸出手,摸到他的身躯上,还残留着属于活人的温热。

    他掀开兜帽,想要为他合上双目,然而闯入他眼中的,只有两个黑咕隆咚的眼眶。

    眼睛呢?

    ——白一苛的眼睛呢??

    刺客一阵恶寒,却听那“尸体”突然颤抖一下,手脚挣扎着,像是怪物一般挥舞着,无力地抓住了他的手。

    那只手起先还想用力,随后便被他护腕下冰冷的袖箭冰得缩回了手。

    接着,“尸体”剧烈颤动起来,发出阵阵模糊的声音。景年俯下身去听,却只听出几个似是而非的音节:

    “……哥……我对不起……你……”

    说罢,便彻底断了气。

    白一苛的脖颈似乎无法再支撑头颅的重量,那气绝的少年以一个极为怪异的姿势倒在地上。景年这才注意到,他的喉咙也是一片狼藉,血污之下,被挖掉的窟窿还在不停地向外涌着血……

    ……

    少年枯蓬的头发被血润湿成片,黏黏地伏在地上。

    刺客放下同伴的遗体,沉默着站了起来。

    ——白一苛死了。

    十几年前,小白的双亲死在禁卫军铁蹄之下;十几年间,三条与他相依为命的爱也犬陆续死于非命。而现在,养父一家已经无辜惨死,就连他自己,也同样死在了禁卫军手中……

    这曾与他和师兄拜把子的兄弟,曾在仲秋之夜与他划拳吃酒、曾代伯父为他送信,甚至还曾主动请缨照顾他远在汴城的爹娘的小兄弟,被人挖眼割喉,死在了这片从来不是故乡的故乡土地上。

    他死前留在世上的,没有半点能证明他曾作为人活过的证据,只有一声狼狈的惨叫。

    景年闭上眼睛,怎么也道不出一句“走好”。

    他的手在发抖,他的腿也在发抖。

    他仰起头,苍天沉寂,看脚下泥土,大地不言。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翻云覆雨过后,余下的只有一问:

    尘埃落定,杀他的人,身在何方?

    身后唯有深林扑簌,西京月,晦暗无光。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无言转身,望向满目幽黑。

    继而冷冷开口:

    ·

    “出来。”

    ·

    无人应答。

    ·

    如同洞察整片树林,景年如炬的双目烁然一凛,天地间似有一道气障四散开去,霎时间横扫大地。气流向外涌去,枝摇叶动,睡鸟惊飞。他的眼前一片灰白,怒气疾驰之处,万物皆虚,唯有前方来时路上,现出一个泛着月光的人影。

    即便隔着三箭地,他依然看得出,那人在与他对视,好像对被发现一事早有预料——甚至,他正为此而来。

    景年紧紧盯着那手持双刀、头戴斗笠的黑衣男子,缓缓戴上兜帽。

    阴影之下的那双碧眼,已然泛红。

    二人不语,遥望僵持。

    风声凄凄,树林摇曳起来。

    就在月光隐蔽进云层的瞬间,二人脚步一动,近乎同时消失在黑夜中。

    ·

    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角逐。

    ·

    鹰眼之下,红色的影子在前方跃动。刺客低空穿梭在树丛的缝隙中,斜伸着的枝桠此刻全部化作借力的踏板,支撑着那苍鹰高高飞起,又急速向着大地俯冲。两人的身影一前一后冲出树林,冲向城门,眼见着那人堂而皇之地从城门内窜进去,景年一咬牙,当机立断攀上城墙,躲开巡逻守卫几步便翻入城内,落了地一抬头,却见前方两名守卫正警戒着看着他,便暗道一声不好,搏上前去将二人双双按倒在地。再向四下里看,那郑柘跑得早没影了!

    景年狠狠啧一声,见前面不远处有座寺庙,便飞檐走壁越墙而去,登上大殿飞檐,向下环视。那人的身影难以寻觅,但闻城内上空有踢踏脚步声,便跃下高塔,在街道正中站定细听。谁知才稳住身形,便见前方闪过一道人影,景年立即追赶上去,一路穿过大街小巷、高低院墙,郑柘的身影终于回到他的视线范围里。

    长街首尾,两人再次相向而视。

    刺客微微喘气,兜帽下的眼睛依旧死死地锁定在他身上。

    郑柘看着他,没有说话,只是挑衅似的向他伸出个朝上的大拇指,又扭转向下,轻蔑地晃了晃,继而后退两步,突然闪向一条向右拐的路。景年翻上一旁民居紧随其后,自屋檐上奔腾跳跃,身轻如燕,起起落落间,洛阳城的民舍在他身下飞掠向后,他就如同一只愤怒的雄鹰,披着黑夜战袍,一路向西,向着那不可一世的凶手逃窜之地振翅而去。

    时近五更。

    更深露重,小巷民房间湿滑难行,郑柘拐上一条大街,这一带民居逐渐稀少,看着也已到了外城边缘。景年被露水拖得速度见慢,便也干脆跳下屋顶,就地一个翻滚站起身来,正要继续追击,惊见左右两侧路面上出现两组四人巡逻守卫,便赶紧闪身回去,屏息凝气,待这边的守卫巡街过去,趁机溜到对面,藏匿起来。

    这一带没有甚么可供躲藏的地方,堪堪能藏身的也不过两架凉棚、一辆木轮车和几口缸而已,但向街上一瞅,刺客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儿到底是甚么地方,怎么街上竟有这么多守卫!

    再一看,不远处立着几座禁卫军哨塔,登时心道大意,才知自己竟被郑柘引到了禁卫军军营附近。此人必已遁入军营!他恨恨地朝地上砸了一拳,躲进掩体后面,深呼吸数次,还是重新探出头来,瞄准巡逻交接之际,溜向靠近军营的一条小巷。

    两年来端倪纵横,今夜是他离郑柘最近的一次。自家的兄弟尸骨未寒,纵是刀山火海,又岂能放手!

    这条巷子便是军营外头的小径,军营外墙极高,连着墙的就有一座哨塔,若强行翻越,必会被弓手发现。要想安全进入禁区,看来得先解决哨塔!他便借巷子里堆的杂物爬到高墙半腰,又跳上对面矮墙,再沿墙而走寻到一棵高大银杏,一路爬上树顶,瞅准时机,纵身一跃,刚巧扒住哨塔岗亭边缘。那塔上的弓手听见动静,探身出来要看,景年便借力向上一抓,袖剑弹出,便被血浇了个满头。那弓手悄无声息地死了,他翻进去拖回尸体,向军营里一探,便见营地内火把通明,军营内守卫单人成组,在各个营地间巡逻不停;一条主路从东向西,串连起数座小型营地,一路通向最西边最大的院子里去。

    郑柘呢?他又躲进了哪里?

    鹰眼里的军营,火把烧红的人影重重叠叠,再向四周看看,他便在最西边的院落中捕捉到一个被灯笼映成金色的身影。那人正是郑柘,此刻正与一名禁卫军交谈,没多久,那名卒子便匆匆地跑走了,院子里只余下郑柘一人。

    那灯火通明的房屋里必定驻扎着其他洛阳禁卫军的统领,眼下郑柘还在院子里呆着,一旦他返回屋中,若是贸然冲进去,只怕要折殒在此——必得在回屋之前将他毙命!

    景年从哨塔一跃而下,坠入塔下犬笼旁堆着的草料车中。两名守卫恰巧在草料车旁交谈,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不知哪来的两道寒光双双刺穿后心,接着便被拖入车中,一名刺客翻身出来,埋伏在院中。门口还有两名守卫,但一把灰土扬过去,那二人便咳嗽咒骂起来,随即那咒骂声也停了,待尘土散去,犬笼院门口空无一人。

    刺客撤到对侧院中,正要如法炮制,谁知此地守卫手中俱牵着一条狼犬,那血气淋漓的乍一靠近,两条狼犬便警惕起来,拽着守卫便向他藏身处嗅个不停,接着便大声吠叫起来,惊得附近狼犬也跟着咆哮不止。一时间,犬吠连连,景年知被狼犬发觉,便趁守卫还没回过神来,咬咬牙拔腿便冲了出去,借着此起彼伏的咆哮声将主路上过来的一名守卫捅了个对穿。然而才将那人拖去一旁,便被身后赶来查看的守卫发现,那刺客没料到禁卫军来得这么快,登时心中一惊,丢下尸体便向前猛冲。火光留给不速之客的时间并不多,他向西飞速抢道过去,在营地间翻上翻下,身后追赶而来的禁卫军也逐渐多起来,喊声大作,火光明灭。

    弓手瞄准贴地飞掠的苍鹰,一箭不中,却扰得那急速闪避的被身后赶上来的卒子砍中一刀,鲜血刺激着疯狂的狼犬更加汹涌地扑叫过来,刺客的速度渐渐不敌,被一条狼犬扑得在地上打了个滚。紧接着,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血的味道鼓舞着喧哗的军营,那刺客的身体逐渐被拉住、被拽住、被挡住,可前面不远处就是那立着金色人影的院子,他奋力挣扎着,双目赤红,逆流而上,接着怒吼一声拔出腰间匕首断了抱在自己腰间的双手,又夺出长剑一路杀向前方。一个,两个,三个……前来阻拦的禁卫军接二连三地倒下,还有数不清的红影蜂拥而来。刺客在红色的潮水中杀进了院子,直到他的剑快要杀不动的时候,前方的人影金光大振,刺得他几乎睁不开眼。他愤怒,他嘶吼,他疯狂,他吼叫着举起长剑,被抓着手臂按下去,他又换成左手,将被桎梏的右臂挣脱而出,像是朝圣般固执地伸向那不曾后退的男人,却只能抓住男人脸上从没摘下过的面罩。他感到自己浑身的血液都被火焰烧沸,咆哮起来,一把撕下郑柘的面罩——

    ·

    ……

    …………

    ·

    月光冷冷,洛阳禁卫军军营寂静如一潭死水。

    火把的噼啪声寂寞地自言自语着,混乱的人群如同被点穴般定在原地,只有满身是血的景年,死死地攥着一块乌黑残破的布巾。

    残忍的月色之下,他所看到的,是一张恍如隔世的熟悉的脸。

    那张脸上的双眼正凝望着他,在某个瞬间,就像是凝望着久未谋面的亲人。

    他们远隔阴阳……如今,却近在咫尺。

    景年战栗得近乎抽搐,无法自已。

    目眦欲裂。目眦欲裂,浑身冰冷,复而滚烫。

    滚烫后又重坠冰窟,继而冰窟沸腾,皮肉是热的,血是结冰的。

    一双冰凉的手窒息着他的喉咙。

    他努力地张开咬出血的双唇,张了张嘴,声音与泪水一同抖落。

    ·

    ·

    “师——”

    ·

    “嘘……”

    那人看着他的眼泪,声音喑哑。

    他听到他说:

    “阿年,你的师兄,已经死了。”

    ·

    那张满是胡茬的脸,青黑色狰狞的刺字覆盖着当年脸颊上被擦破的皮肤。景年望着这张脸,听着曾以为再也无法听到的嗓音,攥着面巾的手剧烈颤抖。与多少次梦见的重逢全然不同,他痛苦,绝望,那声在心里憋了不知多少个日夜的呼唤,终还是没能喊出。

    可那张脸还在说话,他已是快听不懂了。

    “我知道你会来,”他说,好像在笑,“也知道你想问什么、做什么,想说什么话。”

    可是别问。

    什么都不要问。

    总有一天,你会看到的,看到关于我所经历的一切。

    从我们分别的那天起,我就在赌,赌自己能靠着一块破牌子苟活于世,赌自己迟早有一天,会以这样的身躯和你重逢。

    ——就算你说别问……我还是要问!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不为什么。

    ——你告诉我理由,你告诉我!!

    阿年,这个理由,是我们共同的理由。

    ·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这就是……我叛变的理由。

    ·

    ·

    “我不能明白……”景年低垂着头,身体仍在发抖,他一把拉过郑柘的衣领,瞪着红眼咆哮,“杀了十一个……不,十二个兄弟的人,是不是你?!”

    这一问,还带着零星期待。

    “是。”

    “……”

    刺客的手无力地滑落下来。

    “你究竟为什么要背叛我们……”他呢喃着,“到底为什么……”

    “你信吗?”他忽然坏笑起来,“我说我杀的可不是什么好人,你还信我吗?”

    景年垂着头,没有回答。

    郑柘收起笑容,深深地再看了他两眼,便后退一步,转过身去。

    “阿年啊,若你还跑得动,去一个地方等我。”

    声音开始远离,在那刺客所无法触及的方向。

    “二十日后,汴梁城南牡丹楼。我会在那里,让你看到我想要的一切。”

    ·

    ·

    阿年,趁着天还没亮,去给那叛徒收尸去吧。

    怎么,还看着我?

    ……你太悲悯,连害了你的细作都要同情吗?

    拜他一家所赐,你我才有今日的下场。

    所以去吧,去吧,把他和我们的情义找个地方埋了,过了今夜,回东京去吧。

    不必担心,我已是禁卫军双刀执法,有我在的地方,就没有刺客。

    ·

    走吧,阿年。

    我已经无法回头了。

    ·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景年痛苦地闭上眼睛。

    再睁开眼,一片血红。

    那个人已经不在了,那么多禁卫军也已经不在了,眼前只剩下一片残躯血海,和火把摇曳的光。

    是谁屠戮了军营?是郑柘?还是他?

    都不重要了。

    他仰起头,自胸中迸发出一股绝望而痛彻心扉的怒号。

    ·

    “等我……你等着我!”

    ·

    ——郑柘……不,孔少隹!

    ·

    ·

    ……

    天光乍破,晨光熹微。

    ·

    晨时好景,露水挂满了周荷小院子里的野花野草,靠墙摆着的缸壁上滴溜溜地往下滚着水珠儿。

    赵甫成本要头一个起来,好看看春景天光如何怡人,不想伸着懒腰来到后院,才知自己竟做了老幺——这才几时,荷娘子、陈学正还有张景年,就已经坐着说话了!

    他赶紧跑过去,近了才见周荷手里拿着绷带和药瓶,陈学正掀着好友后背上破破烂烂的衣裳在擦拭,再一看,好友那张狰狞得像是见了鬼一样的脸把他吓得不清。这人昨夜该不会又去打打杀杀了?好冲鼻子的一股血腥臭味儿!

    见甫成来了,周荷朝他招了招手,继续方才的话。

    “——你要问这个,我记得还挺清楚呢。当年小白说是孔主事派来的,我看信物和身份牌子都不假,才放了人进来。”她往纱布上涂抹着药膏,“我看这小兄弟机灵,一早打听到咱们缺过冬衣裳,便把贾大哥的布坊介绍给我。幸好,若不是他们接济,只怕到了冬天,咱们还真没成用的衣裳穿呢。”

    景年捏着眉头,脸色难看。

    “怎么了?”周荷示意丈夫起来,坐在他身后,开始为他上药,“放轻松些,别把伤口撑裂了。再过一阵子就热了,可得好好养一养才行啊。”

    甫成也坐过去,忧心忡忡地看着他:“景年兄弟,你怎么了?”继而道,“听你们在说小白兄弟,我记得他就是洛阳人。他也来了么?”

    景年道:“没有。……他死了。”

    甫成这才惊觉好友嗓子是哑的,便赶紧给他递了只茶盏:“呀?!怎么回事?”

    周荷与陈尧臣也停了下来,一齐看着他。

    年轻人推开甫成的茶盏,示意他不渴,依旧哑着嗓子:“怎么死的,我知道就够了,你们别问……也别打听。”继而向周荷道,“荷姐,方才你说小白一来便介绍了贾家布坊,看来我想得不错……老贾和白一苛,都是禁卫军安插进来的眼线。”

    周荷惊呼一声:“怎么会这样?!”又回忆起来,越想越怕,“两年前,听说你们在蔡京府里惹出了大动静,我便预先带着兄弟们找了个新的地方躲着……谁知没过几天,洛阳的禁卫军就精准无误地找上门来……我一直在想,他们到底是怎么得到我们转移的情报,如今看来,难道是……”

    “嗯。蔡相家宴那夜,兄弟会铩羽而归,我一直当是禁卫军防守严密,可现在想想,即便是蔡京,又何至于动用如此数量的禁卫军,就连府邸四周都有埋伏……看来并非兄弟会不敌,而是有人提前将我们的动向透露给了他们。至于泄密的人,我想,就是白一苛。”景年的目光有些令人发毛,“但,内鬼绝对不止他一个。偃旗息鼓这么久,只怕被有心人安插进来的眼线只多不少……或许这么多年来,兄弟会在禁卫军那里,根本就没有秘密。”

    “你想怎么做?”周荷问,“若是咱们身边内鬼太多,就算是想查,也……”

    “顺藤摸瓜,”景年道,“不论禁卫军安插了多少内奸,只要找到他们的上线,就可以根除后患。”

    “可我们连到底还有多少内奸还不清楚,又怎么找到‘上线’?”

    年轻人又捏起眉头:“让我想想办法……”

    几人便一度安静,只有周荷手中的纱布承载着众人无处安放的目光。

    过了一会儿,甫成叹了口气。

    “唉,可惜了小白兄弟,好端端的,为何为那帮人当牛做马……”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赶紧拍了拍好友,“哎,奇怪了,向来我常在你家里见到他,若他是内鬼,难不成是小张大人指使的?”

    “他大概不屑于这种下三流的手段。”景年摇摇头,又问,“你说白一苛常去我家?”

    甫成道:“是啊是啊,来洛阳前几日还见过他呢,说是给夫人送药来了。夫人的咳疾还没好么?”

    景年一动,周荷在后面拍了他一下,叫他别乱动:“我娘身体一直不大好。不过,我只在两年前要他和百鹤堂的人一起帮忙照顾母亲,自打我从山东回来后,便给他安排了旁的任务,没再让他去过。”

    “咦?那就怪了,我看回回都是田管家给他开门,还以为你嘱咐好了要他接应呢。”甫成疑惑起来。

    “田信亲自给他开门?每一次?他们说过什么话没有?”

    甫成认真道:“是呀,反正每回我瞧着都是田信来开门。至于说什么,大概隔上几日就会问问近来家中怎么样,爹娘在哪儿,家里兄弟们又在做甚么生意之类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寒暄话儿。”

    那刺客一拳捣在桌子上。

    田信问的话,赵甫成听不懂,可他听得懂——家中如何,爹娘如何,兄弟如何,这都是道上的黑话,听着像是寒暄,可就在一来一往中,兄弟会的情报,便全都给他吐出去了!

    白一苛的上线是田信!

    顾不上寻思太多,景年只觉得坐不住。田信是大哥的人,他安插白一苛进兄弟会,难道真是大哥的主意?可是不对,还不对,早在鸳鸯案那一回,大哥就说过绝不会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他不会食言。这老奸巨猾的田信,身后另有其人不成?

    可还有谁能越过张景弘的职权,安排他手下的人?吕仲圣?唐妤?还是张邦昌?

    种种疑端,都还不得而知。

    眼下的情况让他心里没底,师兄叛变做了禁卫军,这件事,他不敢对身边三人提起。两年来,师兄一直在替禁卫军追杀刺客,如今将白一苛杀了,却说杀的都不是什么好人……难道那些惨死他手的“刺客”,也都是他发现的内鬼?

    难道师兄虽然叛入敌营,却还在暗中帮着兄弟会?

    可如此花招,迟早会被禁卫军识破,他就不怕么?

    他不禁没来由地为这个从没靠谱过的兄弟着急。

    眼下,田信还动不得,禁卫军高层几人更无法触及,为今之计,只能速速回返东京,看看那禁卫军双刀执法使,究竟想要让他和兄弟会,看到什么……

    “景年兄弟,”甫成的呼唤让他重新回过神来,“别费神了,才问了我好久,这会子又发起呆来了。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我得动身回去了。”景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站起身,向另外二人道,“今日所言,诸位不要再谈,当心隔墙有耳。我此来洛阳为的不过打听打听白一苛的事情,今日问了,我便尽早回去,免得耽误在东京的事务。”

    周荷起来送他,尧臣也去给他收拾包袱。

    只有甫成站在原地,没来由幽幽地问了一句:

    “昨夜,你杀了多少人?”

    景年没有回答。

    他不敢回答。

    ·

    (未完待续,第88章择日更新)